淵蓋蘇文確實沒有撒謊,在得到李世民的首肯過后,當即派人拆除了高句麗與大唐交界處留存的三處京觀。
數以萬計的遺骸被淵蓋蘇文派人送到了河北道境內,李孝恭命人一路護送,返回長安。
李世民率領百官在十里亭相迎,一身素裝,只為迎骸骨,祭奠先靈。
李世民本打算下旨招李方晨和李泰回京,迎骸骨可是一件大事。
只不過考慮到長安距離嶺南道的距離,實在是有些困難。
面對浩浩蕩蕩的馬車隊時,所有人心中都有忐忑。
時隔多年,當初的血肉之軀,如今早已變成了枯骨。
馬車上運載著密密麻麻的骷髏,周圍似乎刮起了幾道陰風,略有寒冷之意。李世民走上前輕輕拂過枯骨。
“諸君,征伐辛苦,今日朕備酒,請!”
千牛衛(wèi)上前,擺滿了酒碗,設有一處新建的土制祭壇,祭壇之下是早就準備好的大坑。
酒灑祭壇外,香燃鼎爐中。
李世民領頭,將一位不知身份的隋軍將士遺骸放入坑洞中。
遺骸實在太多,足有數萬之多,每人一個墓位并不可能。
對于這種事,李世民心中早有主意,如當初秦王罰吐蕃時,對待甘、肅兩州時一樣。
所有遺骸埋在一處,立碑著說,也好讓后人知曉。
榮歸之軍,三碗酒后,卸甲歸家,戰(zhàn)敗之軍,卻少有酒宴。
勝為功,敗為罪。
可這次面對前朝的敗軍,李世民格外大度。
“這可都是漢家熱血男兒,多年未曾歸家,今日重回故土,怎可輕易了事!”
有禮部官員出列主持,鼎為禮器、牛羊豕做祭品、玉帛在案前、畜血留臺中。
李世民站在祭臺之上,接過禮部官員手中毛筆,粘上畜血,面前有一張白紙。
眼中凝重,精光涌現,雙臂用力,毛筆染血快速沸騰。
“奠先人之血肉,筑今日之輝煌。隋帝三征,漢家男兒無歸處。本是今日得歸,留芳名享人間煙火。貞觀十六年,六月初八,唐皇李世民執(zhí)筆以祭之!”
帝皇祭文,百官朝拜。
“合!”
土堆之下的骸骨被掩埋,面對此景,眾人心情有些沉悶。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如今也算是替那些隋軍將士,了卻了一件心事。
“退!”
千牛衛(wèi)緩緩退下,留出地方,讓位給工部匠人。
高十七丈,寬九丈的長方形巨石被六匹快馬駕車送至此處,匠人們一擁而上。
將表面平緩的巨石刻成石碑,用猩紅的畜血作料,仿李世民那副祭文,完整刻畫在石碑之上。
等到石碑刻好,請千牛衛(wèi)出馬,將石碑扶正,壓在骸骨埋葬之地的正上方。
李世民朗聲道“大慶之日,設宴宮中!”
長孫無忌等臣子恭敬道“陛下圣明,遠超前隋。如今骸骨歸唐,普天同慶!”
“善言,當賞!”
李世民毫不客氣,應下了旁人的恭維之聲,對他而言,迎回骸骨,不就是為了今日這般,享受百官稱贊。
作為這次立下“大功”的淵男生自然不會缺席,宮中酒宴上,再次表達出自己想要迎娶大唐公主的意思。
不用李世民解釋,魏征就已經站了出來。
“陛下多年前就已定下一條鐵律,大唐公主不外嫁!”
李世民微微點頭,笑道“確實如此,此事也與我那二皇子有關。”
淵男生立刻聯想到了一個名字,“是與秦王殿下有關?”
環(huán)視殿中,也不知秦王所在何處。
全長安都知道,秦王已經離開。
可淵男生不清楚,茫然問道“早就聽聞大唐秦王殿下文武雙全,卻不知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