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時。
那時,五號還是李方晨身邊親衛。
剛剛戰勝了王庭守軍的他們,正圍坐在王庭中擦洗兵器上的血液,并且重新打磨。
五號守著李方晨,眼中滿是憂慮,“殿下,你說這消息萬一被人給傳出去,引得東突厥大軍圍攻,我們如何是好?”
那時的李方晨,戾氣還很重。
“封閉王庭,只要敢有人外逃,殺無赦!順便把他們肚子給刨干凈,本王可不希望有人腹中藏信!”
“腹中藏信?如何做到?獸皮包紙嗎?可那突厥文不是說各部落都有所不同嗎?”
“文字?那只是最低劣的手段,雖然突厥人做不到,可本王愿意跟你講講這其中的門道。”
五號聽著高興,急忙立誓“我保證此事絕不外傳!”
印信、機關鎖具皆可做成小物,吞入腹中并不受任何影響。
若想傳遞消息,還可將一條消息分成幾份,交給不同的人攜帶。
只要寫明關鍵節點,聰明人自然會想明白這其中的關鍵之處。
回憶到此終止,李方晨嘴角盡是苦笑,淚水?回憶之初就已落下,如今的他,心中滿是懊悔。
“五號,你難道把本王當初的玩笑話當真了不成?”
等等,李方晨突然鎖眉,沖到紙條面前。
三張紙條邊緣處各有不同,明顯是用刀刃切開,可兩邊有一層看似氧化的炭跡,長短不一。
李方晨將三張紙條擺在桌案上,相互比對。
他的異常引起了李世民和李泰的注視,不久便聽到李方晨喝罵“天殺的狗東西,截斷取文,又重新塞回他人口中,本王繞不得你!”
那與氧化類似的炭跡,實際上卻是五號有意而為之。
若旁人稍不注意,還真察覺不到這其中的門道。
兩個字條沒有問題,唯獨這獸皮包中的字條,兩邊并未出現炭跡,明顯是重新給人切開過一樣。
“倭國蘇我氏反叛”,信息不!明顯只是一段中的一句話而已,余下那些旁人根本猜測不到。
五號專門吞下了帶有“高句麗”這條信息的字條,看樣子絕對是意有所指!
高句麗有變!
倭國蘇我氏反叛?
如果僅僅如此,高表仁又何必吞獸皮?
看樣子是掩人耳目的法子,好一個五號,還真是讓你把“傳信”給玩出了花!
老子的兄弟,自然不會差!
倭國有變,絕對與高句麗有關!
蘇我氏叛亂,只是個幌子,確切來說,應該是別人專門帶回大唐的假消息。
雖然不知道那張“裁剪”的紙條其余內容是什么,李方晨大概猜到了另外兩張紙條上的含義。
“高句麗倭國有變,或者說,高句麗有變!”
如果他沒有猜錯,那淵蓋蘇文怕是打著與大唐友善的幌子,繼續進行著他的吞并野心。
如今的倭國,恐怕已經成了淵蓋蘇文的囊中之物。
倭國人如果知道高表仁吞獸皮藏信,又怎會在發現之后重新塞回去,明顯是旁人想要趁此機會掩人耳目,然后爭取足夠多的時間,讓他做一件大事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