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四方戰亂不斷,李承乾心中顧慮一日更勝一日。
隱隱中,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如果二弟掛帥,平亂突厥道之后,肯定會西下吐谷渾。
吐蕃還在一旁虎視眈眈,誰也無法保證,在大唐這個時間段上,吐蕃不會胡亂插手。
如果淵蓋蘇文,也派人聯系了吐蕃呢?
吐谷渾叛亂,李承乾猜測與淵蓋蘇文脫不得干系。
“太子哥,你不留在長安,為何要帶兵親征?”
簡直是開玩笑,李承乾話說完,長孫無垢都有些難以置信。
比起李方晨而言,李承乾可謂是真正的天命驕子。
沒怎么吃過苦頭,卻是天下身份最高貴的人之一。
“母后,二弟,我身為一國太子,如今社稷安慰不定,又怎可一避了之?”
“乾兒,太子出征,置朝中百官于何地?你明知你二弟善戰卻不讓,難道你在擔心你二弟立功不成?”
“兒臣絕無此意,兒臣只是擔心二弟他......”
長孫無垢可不希望,他們兄弟之間再生貓膩,太子此番行為太讓人意外,難免有不好的猜測。
李方晨面露失望之色,與長孫無垢告罪一聲,起身離開。
李承乾急忙道:“二弟,我絕非此意,我只是......”
話到此有所停頓,李方晨也停下了腳步,直視他的目光,想要知道答案。
李承乾只好將心中憂慮說出,“二弟你才能百倍勝于我,如今為了學府更是勞心費力。我不愿讓你領兵,只怕你有去無回。大唐需要你,你來監國,危險的事情,交給為兄來做!”
“太子哥!”
“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更知道,若非你,大唐又怎會有今日這般盛況?”
長孫無垢實在看不下去,手心手肉都是背,她比李承乾更擔心李方晨的安危。
出征并非小事,如果這一去,真的沒能再回來。
她恐怕遠比李承乾要傷心,誰讓她做下了讓李方晨領兵的決定。
“夠了,鈺兒出征,乾兒管控朝政!”
最后,李承乾還是沒能成功,長孫無垢欽定李方晨掛帥。
十六衛如今長安只剩五萬人,用以拱衛京都。
李方晨此去,手中兵馬肯定不多。
宮中消息傳出,李恪、李佑、李泰同時尋到李方晨。
“二哥,我們同你一起走!”
李方晨搖頭道:“青雀和李恪,你們兩個留下?!?
李泰不滿道:“二哥,別以為我不知道,太子哥阻攔你出征立功,你還要讓我們幫他不成?”
李方晨苦笑道:“哪里聽來的胡言亂語,太子哥只是心憂我安危罷了?!?
“不管,反正我要跟著你!”
李方晨又將目光放在李恪身上,李泰不答應,他只能看李恪。
相對而言,李恪要比李泰更容易妥協。
“二哥,我知道了。”
李方晨笑拍著李恪的肩膀,“辛苦了,等我們帶回的好消息?!?
許久未曾發言的李佑終于忍不住問道:“二哥,那我呢?”
“你?當然是跟我一起出征,正發愁身邊人手不夠呢!”
“嘿嘿?!?
“好了,都散去吧,三日后秦王聚將鼓!”
三日籌備期,十六衛擠出一萬人,急行軍趕至突厥道,與執失思力合兵。
如果執失思力的兵馬還有剩余的話......
河東道備兵兩萬,將會與李方晨同時到達突厥道境中。
統兵者,乃是河東道都督宇文節。
長安再出兵,百官齊送,百姓眼中愁意不減。
多事之秋,沒有人知道大唐會不會勝,如果敗了,又會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