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認慫了不假,可到目前為止,他們只是損失了一些兵馬而已。
遠不及大唐,一位國公再怎么說,也比得上七八個城池吧?
“大帥,我們還要打下去?”
“本帥問你,吐蕃降了嗎?”
“沒可是吐谷渾不是?”
“那是本王打下來的,和他吐蕃有什么瓜葛?”
一時間,旁人竟挑不出任何毛病。
唐軍兵入吐蕃?
剛剛回撤的祿東贊被嚇得一哆嗦,松贊干布一封親手書信送到他面前,詢問緣由。
言下之意,是怪罪他,為何不處理好這件事。
談何容易?
吃不著吐谷渾,還惹了一身騷。
可以說,眼下整個吐蕃都處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
面對大唐秦王的來勢洶洶,他們除了招架之外,別無他法。
農咐波剩下不到三萬的人馬,重新補足十萬之數。
松贊干布下令,擊退來敵,讓大唐知道,他們吐蕃絕不是好惹的!
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戰報,松贊干布也失去了方寸。
兩萬多人的突厥狼騎,李方晨又怎會把他們當做棄子來用?
借以往突厥南下犯唐的經驗,李方晨指使這些突厥兵,在吐蕃境內四處流躥,不攻城只擄人。
農咐波根本抓不住這些人,往往剛得知消息,趕去后只有一片狼藉。
遍地青稞被焚燒殆盡,部落村莊中的百姓更是不知所蹤。
少數人抵抗后留下的尸首,使得農咐波恨不得與唐軍同歸于盡。
李方晨又命人,在蘭羌之地,立下炮陣,著兩萬唐軍鎮守。
靠近者殺無赦!
只要是突厥兵打累了,回到蘭羌,往后一縮,吐蕃根本找不到進攻的辦法。
簡單計算后,松贊干布得知,短短七日,吐蕃損失極大。
人口缺失足有十萬,田地被燒更是不計其數。
最為可恨的便是那些屬于大唐的突厥狼騎,狼騎過境,寸草不少。
牛羊太多帶不走怎么辦?
全殺了,爛在地里!
這個部落好多人怎么辦?
男女全部擄走,老人不要,大唐需要一些奴人來干雜活!
焦頭爛額,整日魂不守舍,好不容易與李方晨重新建立起聯系。
祿東贊很想知道,這位秦王殿下這么做的真正原因。
可書信上只有三個字,“不降否?”
回傳給松贊干布,惹得對方大怒,斥責李方晨不識抬舉。
欲舉兵十萬罰之!
李方晨那邊,卻絲毫不慌,那些本該駐守在蘭羌的唐軍開動了。
且末城,位于吐蕃語吐谷渾交界處不遠,屬于一處大族之地。
其中有吐蕃香熊一部,名副其實的吐蕃貴族。
那一日,千炮齊鳴,整整三個時辰,直至整個且末城變做一片焦土,城中再無活人走動之跡象后,唐軍才緩緩退去。
炮火屠城,秦王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松贊干布剛剛聚攏起來的大軍瞬間分崩離析,誰都不希望這種慘劇發生第二次。
反正這位秦王殿下想要的,只是口頭上的投降罷了。
再者言,松贊干布一人丟些顏面,總好過吐蕃再沒幾處城池吧?
面對李方晨這種無賴的手段,松贊干布自知理虧,只能認慫。
早知如此,大唐不去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