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忍不住嘆氣道“為時不晚,老夫還有改變的機會!”
他很感謝秦王殿下,若非秦王,最多百年后,孔家名存實亡!
“志元,與老夫取來孺子袍!”
“父親?”
本來看到老夫蘇醒,孔志元十分高興,可孔穎達一句話差點給他嚇壞了,“父親,已是到了該上朝的時候了。”
孔穎達撫須而笑,“吾兒,你明白先祖為何門下會有七十二賢嗎?”
孔志元搖頭,他不懂。
“老夫知道了,老夫終于明白了!”
不顧孔志元的阻攔,孔穎達這位名揚天下的大儒換上了一身孺子袍,大笑著走出府邸。
孔志元連連嘆氣,十分擔心自家老父病了,而二子孔志約卻笑道“大兄,我們也該換袍子了。”
“二弟,你這是何意?”孔志元搞不懂,難道二弟也瘋了不成?
孔志約哈哈大笑,“吾等為孔家人,便一生都是儒門士,貪戀權財,孔家何來?謀求高位,孔圣何存?”
孔志元似懂非懂,隨后淡然笑道“若要瘋,我陪你們一同瘋!”
到了今日的朝堂上,所有人都驚了。
孔穎達這個老東西瘋了不成?怎得穿了一身孺子袍,難道不知朝會該著官衣嗎?
李世民也納悶,在完成百官朝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問孔穎達,“孔卿這是何意?”
孔穎達悵然大笑,“陛下,儒家孔穎達,有禮了!”
施的是儒家禮,做的是儒家人,孔穎達的大徹大悟讓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
“孔穎達你瘋了不成?”李世民第二次問話,可就嚴厲了不少。
孔穎達搖頭,繼續笑道“蒙秦王殿下點播,今后只有儒家孔穎達,不見國子監祭酒孔穎達!”
百官靜若無聲,李世民更是驚起,“可是鈺兒強迫于你?想讓朕給你主持公道?”
“非也,孔某若非殿下點醒,只怕還會沉迷在權力與官位的浮云中,無法睜開雙眼。還請陛下恩準,容老臣告老!”
顏師古趕忙出身勸解,“孔兄,你這是何必?殿下并非小肚雞腸之輩,待得下朝,我與你同去秦王府一趟可好?”
李世民卻看出了一些端疑,開口問道“辭官之后,你意欲何為?”
“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一句出自《師說》,可卻表明了孔穎達此刻的心志。
李世民默然起身,還了一禮,“若如此,孔師之道可成矣!”
儒家何以為天下第一大家,憑的就是人家這份氣度。
一朝頓悟后的孔穎達,對于官爵再無任何野心,與他而言,更希望布道天下,傳孔圣威名。
百官無不驚嘆,誰都沒有想過,一位秦王府十八學士,儒林大家,更是孔圣后人的三品大員,竟然會如此開悟。
臣子中不免有儒家子弟,同時出列拱禮,“賀孔家千載傳承不斷,賀孔圣門風不減!”
國子監?太小了,而且都是權貴,哪里比得天下寒門。
當初孔圣收徒,何意門別有分?
“令,孔家孔志元承繼國子監祭酒之職,原國子監祭酒孔穎達,賜開國縣子之爵位,永世不削!”
“臣孔穎達,拜謝陛下圣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