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州平定的消息傳入長安,李世民朝堂上忍不住放聲大笑。
“吾兒,大功于國,朕心甚慰!”
另外兩路大軍也有捷報傳來,只不過沒有李方晨這邊戰果顯著。
還有一則消息,同時傳入了長安之中。
定州叛亂已經被結束,叛軍首領崔雙明被蘇烈誅殺,俘虜三萬七千多人,其中博陵崔氏直系共三千余人全部成了階下之囚。
劉仁軌奉命將博陵崔家之人壓往長安,那位安陸王李承道,也在囚犯之列。
等到全部送入長安后,交由李世民處理。
“傳朕旨意,命李績領余下兩萬大軍,趕赴肅州,聽從秦王調令。”
百官除了恭維之外,更多帶有好奇,他們很奇怪為什么肅州戰令結束之后,李世民并未準許秦王大軍前去支援另外兩路。ii
為什么還要把李績派過去呢?
仔細思索后,忍不住驚嘆,沒想到咱們陛下野心如此之大。
看樣子,這一次突厥怕是不死也得脫一層皮!
實際上,這事還真不是李世民下令,當他看到魏征傳回的奏折時,已經明白了李方晨的打算。
兩州被屠,導致死城,如此情況下,李世民也是心中暴怒。
看到李方晨打敗莫賀設所屬的突厥軍,將其狼騎與人頭用作祭祀時,他就已經明白了,鈺兒明顯不打算就此結束,他還有更大的計劃。不然,將莫賀設押回長安,此功必不可少。
聽說要回長安的,除了押送突厥近四萬俘虜的五千大唐軍之外,還有一支白狼軍的傷兵隊伍。到時肯定要見上一面,看看究竟是何等驍勇之士,魏征傳回來的折子里,對這些“白狼”,極力推崇非常看重。ii
書信往返,靠的是秦王府的信鴿,虧是當初李方晨沒殺十二地支的未,不然要做縱馬,少說也要浪費八日左右的時間。
來回不過兩日,為了確保消息能夠穩定傳到肅州,李世民甚至下令禁止民間殺鴿。
這要是萬一被哪家皮孩子從天上打下來,給抓去烤了,到時候圣人口諭又該如何送到肅州?
每次往返都是兩只信鴿一同飛,其中一只迷路的情況下,另外一只也能保證到達。
李方晨待在肅州城中,奉旨等待李績等人率軍到來,同時還派出一支小隊趕赴玉門關。
經查證,確定玉門關中的突厥人已經撤離。
繼續待下去,他們很擔心會和之前的大軍一樣,落入唐軍手中。ii
草原上略有傳聞,言唐軍食人,許多突厥人被他們當做了干糧。
尤其是愛吃突厥漢子,越是高大越是美味。
玉門關外,原先屬于西突厥領地,現在屬于突厥漢國。
可惜,頡利可汗收服西突厥的時間還太少,加上東西突厥本來就有的間隙,經常會引發矛盾沖突。
這一次莫賀設應頡利可汗要求,領軍出征,在西突厥人看來,完全屬于捋虎須。
你看,大唐被激怒了,秦王率軍親征,六千破六萬,何等豐功偉績?
這消息還沒傳到頡利和突利耳中,不然兩人必然退軍,有此先例,實在可怕。
“殿下,英國公李績所統轄的軍隊,還有七日,便可到達肅州。”ii
李方晨打著哈欠,揮手示意自己知曉,隨后嘆氣道“要不是為了等他們,本王都已經帶人進入草原了!”
邊上秦瓊和柴紹多有苦笑,魏征也是一臉黑線。
“殿下,我們為何不先去支援衛國公和河間郡王?”
李方晨瞪了這個魏黑子一眼,“馬踏草原,報甘、肅兩州血仇!”
“可是殿下,如今我大唐尚有子民還蒙受戰亂,為何不先助另外兩路軍馬破敵?”
李方晨擊案而喝“魏征!本王就是不想讓他們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