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山林之中,一行人慢步走來。
每人手里拿著一根木棍,一邊走,一邊四處搜尋,不放過任何一地。
這是一群長白山采參人。
他們手中的木棍叫索寶棍,是采參人的專用工具,不僅可以用來清理腳下的雜草枯枝,還可以用來驅趕蛇蟲,以作防身。
楊樹提著一個塑料箱子,跟在這群人身后。
采參人是楊樹請來的,為的是尋找三十年以上的野人參。實在不行,六十年以上的林下參,楊樹也能接受。
所謂林下參,就是在山林里撒上種子,自然條件下培育二十年就可以收獲,人為干擾的因素僅高于野人參,也是非常珍貴的。
六十年以上的林下參,估計只有找“漏網之魚”了。
為此,楊樹將支付0萬元。
“換地”事件對楊樹的刺激極大,國慶假期還沒結束,他就獨自北上,來到長白山地區,跟當地采參人合作。
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想采到一株野人參或者年份長一點的林下參,用靈液催化之后,再高價賣給鴻集團,以換取農莊的發展資金。
這已經是上山的第三了。
“休息一下,吃點東西。”領頭的老者道。
大家圍坐在一起,就著水壺里的水,啃著冷冰冰的饅頭。
“老把頭,今有喜嗎?”楊樹問。
采參人把采參叫放山,把頭由放山人中經驗最豐富的擔當,是放山人的首領,負責安排所有人的分工。
經驗一般的人排在中間,叫腰棍兒。
經驗相對豐富的人安排在外圍,叫邊棍兒。
老把頭十歲開始就跟著家里人上山采參,一輩子都在跟人參打交道,僅從人參葉子,就能準確判斷人參年份。
這也是楊樹請老把頭的主要原因,他要的人參不能挖出土,要連參帶土一塊裝進箱子,否則楊樹沒辦法進行二次培育。
老把頭指著遠處邊掛著的一團紫光,“今準能成,看到邊的那道紫光了嗎?有紫光的地方,一定有棒槌。”
棒槌,就是人參。
楊樹苦笑,這不是迷信嘛。
其實也不盡然,人參喜陰,喜歡潮濕的環境,再加上山林濕氣重,霧氣蒸騰,霧氣籠罩之地,必定是適合人參生長之處。
七彩光譜中紫光最長,故而在林中最容易看到紫光。
所以也不能完全是迷信。
…………
歇罷,一行人再次出發。
楊樹也希望老把頭的判斷準確,今能有收獲,穿梭在這樣的深山密林之中,實在不是什么美好的享受。
下午兩點左右,楊樹他們終于到了目的地。
“散開,仔細找找。”
老把頭就像古代將軍,一聲令下,大家伙四散而開,成橫排列隊,兩人之間的距離,以索寶棍尖可以搭在一起為準。
這樣可以保證不會有遺漏。
還沒搜尋一會兒,楊樹就聽到一人大喊:“棒槌!”
“什么貨,幾匹葉?”老把頭問。
“六匹葉,快當,快當!!!”
老把頭聽了,跑過去,因為一旦超過五匹葉,都是大棒槌了。
楊樹也跑了過去。
只見一株葉子枯黃的人參被大家圍在中間,更令人稱奇的是,枝頭上還掛著一串紅彤彤的人參果,煞是誘人。
“紫光果真沒錯,這棒槌已經超過三十年,接近四十年。”老把頭細細觀察枝葉之后,做出對人參年限的判斷。
“老把頭,這是野生的,還是林下參?”楊樹問。
如果是林下參,可就不滿足要求。
“不好,要看看底下。”
僅從葉子上,老把頭也無法百分百斷定。
“先栓棒槌鎖。”老把頭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