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賣,何況要背好幾里山路,自然家里存貨就有點(diǎn)多。
收完本村,總結(jié)下來就是,廢鐵倒是很多,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十來斤,要么是傘骨,要么是鋤頭,要么是鐮刀之類的,很少有人賣壞了的灶鍋,就算是壞的不能再用了,也很少有人賣。
至于鋁,基本上都是鋁鍋,就是放在爐子上燉骨頭混蘿卜的鋁鍋,這種鍋,由于是用來燉骨頭,平時放調(diào)料都是直接放到鍋里,所以用不了多少年,就會穿孔。
除了郭去家,全村有五十六戶人家,什么都不愿意賣的有五六家,賣壞了的灶鍋的有兩家。
其實(shí)賣灶鍋才值錢,一口灶鍋就得三十多斤,那可就是二三十塊錢啊。
可惜人家不賣,郭去也沒辦法。
最終收到廢鐵六百一十斤,平均下來,每戶十來斤,這還是一直沒有人把家里的廢品拿去賣,積累了很長時間的緣故。
六百多斤,總共支付出去錢四百三十塊。原本支出應(yīng)該四百二十七塊錢的,多支出三塊錢,那是因?yàn)樽寗e人沾點(diǎn)小便宜。
舉個例子。
給一家村人的廢鐵,稱起來實(shí)際是十五斤平,即秤砣達(dá)到十五斤的位置,但秤桿剛好是水平的,甚至略微偏低,此時只能給別人算成十五斤,若不然別人就會覺得吃虧,說不得就會不賣了。
再比如,有時候剛好二十一斤,按七毛錢一斤,那就是十四塊七塊,差三毛十五塊,村人肯定會說“哎呀,給十五塊錢嘛,才多三毛,這可是二十多斤鐵呢”。
難道郭去不給嗎?這種必須給,錢不多,他也虧不了多少錢,但卻能讓人舒服,讓他們覺得賺了。如此,以后才會再賣廢品給他。
舊書有二百七十斤,支出去一百零九塊,多給了一塊錢,也是給人沾點(diǎn)便宜。
至于鋁,可就很少了,就收到三個鋁鍋,加起來也就六斤多點(diǎn),五塊錢。
所以光是這一下午,錢就拿出去五百四十二塊,如此算下來,他的錢支撐不了幾下,甚至有可能明天都扛不住了。
也就是說,他的錢拿去收的廢品,還不夠裝滿一輛小型貨車!
必須得想辦法借點(diǎn)錢,因?yàn)橹灰囎油咝强h里跑一趟,就算廢品不夠裝一輛車,那也是收同樣的車費(fèi)。
收完本村,郭去就暫時停下了進(jìn)度,一起和老爺子把廢品背到街上的供銷社去。
近千斤廢品,兩人硬是跑了十趟才搬完,搬完后,郭去在街上買了一條小康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