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解釋,梁錚半晌不發一語,沉默頓時有如實質一般,在房間里不斷地壓抑著空氣。
蘇清和連忙安慰道“少爺終于做官了啊,老爺的在天之靈也可以含笑了。老奴恭喜少爺,賀喜少爺!”
梁錚“……”
蘇清和“……”
梁錚“……”
“……少爺也該高興點才是,這好歹是實打實的官身。”蘇清和換了個方式試圖安慰自己的少主人,然而說的卻是實話。
“團練總兵”再怎么不堪,都是朝廷承認的正經官員,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梁錚已經實現了從民到官的轉變。
這在古代,對于絕大多數的人來說,已經可以算是一步登天了。多少人十年寒窗,為的就是這么一紙文書,這么一個身份。
梁錚沉默了半晌,終于長長地嘆了口氣。
“行了,我知道了。待會兒我就去拜訪武大人,感謝他的提攜之恩。”
“哦,對了。”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蘇清和忽然又道,“朝廷還給了我們正式的編制,可以擴編500人。”
“……還擴編?”梁錚瞪大了眼睛。
“咱們倉庫里不是還有兩箱西洋火……哦,是前裝式滑膛燧發槍嘛,”蘇清和小心翼翼地看著對方的臉色,“正好可以招募鄉勇入營……”
“那軍餉呢?軍餉誰出?”
梁錚黑著一張臉正要再說,門口忽然有家將來報“武大人來了。”
話剛說完,門口的屏風后就轉出了武大烈的身影,只是默默地有些沉郁,就連梁錚給他躬身行禮也沒瞧見,徑自走到正位上坐了,也不言語,低著頭啜著茶,不知在想些什么,過了好一會兒,見梁錚仍垂手侍立一邊,便問道
“坐吧,官憑收到了?”
“收到了。”梁錚剛剛拿捏著坐下,忙又起身答道。
“唉,世叔本想薦你到兵部尚書楊大人身邊謀個出身,沒想到恩師他……”武大烈長長地嘆了口氣,“不過如今想想,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世叔?”
“知道為什么嗎?”
“侄兒聆聽世叔教誨。”梁錚微微躬身行禮,心里卻是思潮起伏。
兵部尚書楊大人……
難道是楊嗣昌?
明末第一重臣!
他這才知道自己這個上不得臺面的“總兵”原來是楊嗣昌親自授意,不免心里又驚又恨驚的是自己一個無名小卒,竟然入了當朝宰輔的眼,親授官職;恨的是授什么不好,偏偏只授了個有名無分的虛銜,這不是明擺著寒磣人么?
只不過……
“團練總兵雖是編外,卻是實缺。”武大烈道,“你雖有功名,但只不過一屆秀才,恩師天子近臣,朝堂之上,多少雙眼睛看著,就是他有意擢升你,也要你有些出類拔萃之績,堵得了悠悠眾口才是,這是其一。”
梁錚“……”
“其二。”武大烈又道,“如今朝廷內憂外患,可滿朝文武吹噓拍馬的多,腳踏實地的少,今天這個吹五年平遼,明天那個說三年蕩寇……恩師身系國之重器,用人自需謹慎。我想他老人家此舉,無外乎栽培、考察人材之意。所以才給了你編制,指望你能將這團練辦好,在剿匪這件事上能再立新功,證明自己有真才實學,才好予以重任。”
“是。”
“至于這三嘛……”武大烈看了梁錚一眼,語重心長道,“不是世叔說你,你以往行事太過荒唐,在縣里什么名聲你自己清楚,估計恩師那邊……咳咳,也聽到了些許風聲。此番這團練若是真能辦出點樣子,外拒匪寇,內懾宵小,守護我永寧一方水土,只怕大伙兒就會對你改觀了,到時百姓悠悠眾口一唱……懂了嗎?”
“………………侄兒明白了。”梁錚再次打躬做了一揖。
他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