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是真懂了……
武大烈說了這許多,別的都還無可無不可,只單這最后一點,算是說到了他的心坎兒上。
自打來到這大明王朝,他一直想能在這里好好地生活下去。
可“永寧第一惡少”的名頭,就像是一頂摘不掉的高帽,始終頂在他的頭上。
為這個更不知生出了多少事端自己開粥廠、濟災民……樁樁件件,無一不是為了拿掉這個頭銜。
如今辦好這個團練,若是真能就此轉變大伙兒對自己的看法,那還真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好處。
送走了武大烈,返回花廳的梁錚已然打定了主意,招手叫過了蘇清和“咱們梁府的田租……”
“少爺放心,還夠支持擴編團練。”蘇清和立刻心領神會地大聲保證。
“是嘛。”梁錚稍稍松了口氣。
自己手上有了更多的人,紅娘子來找麻煩的話,也得掂量掂量。
“招兵買馬的事你來負責。”思來想去了一番,梁錚沖著蘇清和吩咐道,“我只提兩點要求第一、流民不要,我只要永寧人。”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流民來自四面八方,雖然如今永寧城外這些人一抓一大把,很好招,但他們參軍是為了生存,一旦出現險惡的情況,立刻就會崩潰。而全部由永寧人組建的軍隊則不同,大家抱團得很,而且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守衛起來當然賣力。
一個軍隊如果絕大多數都由一方水土養大的人團結起來,從習慣相近,語言相通,心力易齊。
“第二,城里人不要,只要鄉民。”梁錚又道。
這一點其實也很好理解,城里是花花世界,城里人見識多,花花腸子就多;可鄉民則不同,鄉下人樸實、容易領導。
梁錚的戰術是建立在線列步兵的基礎上的,這就要求士兵必須絕對服從命令,不能有個人思想,否則一個人亂了,整個線列都會動搖。
梁府的家將對自己忠心耿耿,他有這把握,但擴招來的新兵就未必能做到了。所以他只要鄉民,越土越好,因為這樣的兵心眼實,能吃苦,好管理。
“我這‘兩要兩不要’,若是辦好了,就是大功一樁。”梁錚悠悠地說著,“既然辦這團練,就得拿出點樣子來。我這人就是這樣,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現如今流民遍地,招兵容易,大旗一豎,飯團一舍,隨隨便便就是幾萬人馬,但想要精兵卻難。你也是關寧出身,老爺手下使過的老人了,這里面的道理應該懂得——去吧。”
蘇清和答應了一聲去了。梁錚自己思忖了一回,又招手叫過一個小廝
“備轎。”他說,“我要去一趟縣衙。”
這也是他剛剛決定的事。
他不但要辦好團練,還要建立起一支真正的大明鐵軍——一支純近代化的軍隊。
所以除了人、槍、軍服這些,他還需要一塊訓練場。
只是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才剛一出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