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俊也沒客套,簡明扼要地闡述了諸如三農、文化下鄉以及農民畫運動的關聯性。
最后他說:“目前,在我們協會的推動下,江城已經有三個村子啟動了農民畫活動。而幸福村是咱們水西鎮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我們個人的力量又很微薄。
所以,我希望能用這種方式,把村民們生產自救的實際狀況和精神面貌表現出來,再通過畫展吸引社會各界的關注,讓更多人了解農村并幫助咱們?!?
羅海軍和唐哲承此前并不清楚韓俊要做什么,從頭到尾聽完后十分意外。
韓俊對農村政策和形勢了解的很透徹,切入時機也把握得很精準,從邏輯上來說完全行得通,真難以想象這個方案是出自大學生之手?
羅海軍暗暗權衡利弊。
而唐哲承卻越聽越興奮,職業的敏感性讓他意識到,如果韓俊所說的真的能實現,不,哪怕只是實現一半,甚至一小部分,在新聞層面上也是很有價值的。
在城市化進程不可逆轉的當下,農村被忽略了,所以“三農”問題才會凸顯出來,而解決辦法還在摸著石頭過河。
韓俊的想法無疑是一個鮮活的例子,雖然不敢說肯定成功,但畢竟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這件事很有價值,而自己恰逢其會!
他甚至都想好了標題,《新時代下的“上山下鄉”》!
他按捺住激動,職業性地提問:“韓會長,不得不說您的想法非常好,不過想法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您認為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難點?”
羅海軍在心里點了點頭,唐記者還是很有洞察力的。
農村問題逐漸凸顯,夸夸其談者大有人在,很多方案聽著很美好卻水土不服,往往虎頭蛇尾然后不了了之。
韓俊胸有成竹,看著唐哲承說道:“難點會有很多,比如地理位置、生活習慣、文化觀念等,不過最大的問題是……”
韓俊抬手點了點自己腦袋,接著說:“意識和意愿才是最大的攔路虎!”
唐哲承飛快地記錄要點,同時下意識地追問:“您可以具體說說嗎?”
關于農民畫活動,葉雯婕和柳如眉是大致知道的,但她們并沒有進一步了解具體情況,所以唐哲承的追問也讓她們很感興趣。
而宋長有長期處于農村工作最前沿,對十里八鄉家長里短的復雜性最為直觀,韓俊提出的幾點他深有感觸。
韓俊深知,要想卓有成效地推進,首先必須獲得村鎮兩級的認同和重視,否則只會是空中樓閣。
“首先是意識,農村最大的問題是交通問題導致的信息閉塞,因此發展進程大大落后于時代,這在種植養殖業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同樣一畝地,種經濟型農產品的收益要大大高于普通農作物,可種什么?怎么種?很多農民心里沒底,往往錯失了增收的機會?!?
農民增收!
聽到這里,宋長有和羅海軍下意識地向著韓俊傾了傾身子。
唐哲承一邊盯著韓俊一邊筆頭動的飛快。
“再說說意愿,農民有沒有搞好農村建設的意愿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進城務工的初衷是掙錢回鄉改善生活,可這會引發另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
“什么問題?!”
羅海軍和宋長有神情緊張地異口同聲。
韓俊愣了愣,這才想起自己無意中觸及到他們在基層工作中的敏感地帶。
當下,由于農村中進城務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一旦出了問題,他們首當其沖,難怪一臉慎重。
“對不住,可能是我沒表達清楚,我說的嚴峻是指相當一段時間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對農村和務工人員造成的影響的趨勢,目前僅僅是預測?!?
羅海軍的政治意識要敏銳一些,他理解韓俊說的持續演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