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本來就高步凌云,深遠如海,所以能那樣胸懷博大仁茲,廣施愛心,開導迷悟。您所說的道理充實翔盡,涵括古今,網羅內外,我擁護您的高論,決定行慈善之業,減少殺生之罪順應天道自然,恭敬持守戒律。這是用博愛之心成就大慈之行。我嚴謹地將您的教誨牢記于心,作為我行事的原則。借重難得之業因,求得皇天的保佑?!?
貞觀九年,太宗下詔,從三月到五月,禁止殺生。
玄琬又向上啟奏請求將禁殺期延長,皇帝批準,將期限延長至年尾。
玄琬在貞觀十年得病,他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于是上遺表給皇帝“我聽說要借助道俗的住持弘揚,朝庭內升的幫助和維護,才能使佛法發揚光大,配合萬乘之君,傳播萬世而不衰。住持的方法很多,弘護佛法的方法也很多。但如不依照佛典而行,就恐慌怕賞罰不當。如果您采用佛經的要求,并驗之于實事,那么就會少走彎路,而合于事理。僧尼等不依戒律而行,冒犯章法,您就應該仿佛典而懲處。老朽昏聵,病痛交加,生命將盡而您的隆恩未報。我因此從經中整理而成《佛教后代國王賞罰三寶法》、《安育蒼生論》、《三德記》各一卷。真心盼望圣上能親自御覽,以此行事。我有幸加入傳未能之例,不敢有隱瞞不施的教理,現將我不高明的見解之言記錄于此,來報答圣上的恩德?!?
玄琬律師在臘七日卒于延興寺。
律師臨去時對門人說“我的一生只求有益于眾生,死后骸骨依古制而焚,死后喪事的辦法,我并不在意?!?
律師去后,皇宮內外一片衷腸慟。
天子下詔說“玄琬律師,戒行貞正而堅定,學業清遠而通達。在他正借重于宣法,造福眾生之時,不幸辭世,深表哀念。”
太宗、太子和后宮嬪妃,以及眾大臣都紛紛獻出財寶,幫辦法師的后事。
到一百天時,蕭瑀、蕭璟、李伯藥、杜正倫等人前去盡哀悼之禮。
下葬那天,素幢、白蓋交相輝映,香花自天而降。
隨著送葬的,有幾萬人。
四十里中,一片素白。人們都哭叫著“我的恩師離去了,戒持大業誰來保護呢?”
玄琬的五百多弟子,遵玄琬的遺囑,將其尸體焚化。
當時,云高風靜,草木幽香。點火燒身,一會兒就灰飛煙滅,彌漫于天地間,后來,為表示紀念,在焚燒之處建了佛塔群。
楊緯的妻子第一次懷孕之后,吃東西的口味大變,厭惡她以前所喜愛的辛辣和腥葷的食物。
不久,她生下來一個姑娘,取名叫信相。信相喜愛安靜,沒有一點兒常人的欲望。
楊緯的妻子第二次懷孕時,奇異之事就更多了,她的身體毫無不適的感覺,反倒覺得安閑自在。
這個孩子下生時,母親卻沒有覺查到。孩子出生后,沒帶出一點污穢的東西,而是異香滿室。
孩子一聲也不哭。直到懂事,從未把糞便拉在席子上,父母抱起時,才大小便。
他就是以后著名的大德惠寬。
惠寬小時臂長過膝,喜歡清潔干凈的地方,對腥臊氣味避之惟恐不及。
五六歲的時候,惠寬常和姐姐在一起坐禪。
父母對他們的行為感到很奇怪,問他們在做什么。
他們回答“佛前來給我們說般若圣智,界入法門?!?
接著,他們就一起談論起修持法相之事。
惠寬的父親原是三洞書院的先生,五征博士,一向崇信道術,道法很高明,但對佛教卻一竅不通。
父親就把他們姐弟所說的話記錄下來,一共記了二百多頁紙。
龍懷寺的會法師聽說此事后到了惠寬的家里,惠寬的父親把他們談話的記錄給法師看。
會法師驚嘆道“這些都妙合佛經大義,沒有一點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