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清早,張遠便帶上那些裝訂好的詩集,準備前往長安城直城門去。
隨行的人也把張遠要用的東西全都給帶上了,不止紙張還有墨汁跟雕刻好的木板。
直城門是朝中大臣們每日前往建章宮操辦公事必須要經過的一道城門。
長安城中的大漢政府機構有一大半都得在宮中辦公,因為劉徹把自己的居所遷到了建章宮,也就導致那些大臣們也要去建章宮辦差。
長安城內就只剩下了丞相府、中尉府、廷尉府、大行府、大農府五個辦公地點。
而建章宮則包括了郎中令、太常、宗正、少府、衛尉、太仆、典屬國、將作大匠這八個辦公地點。
自然而然的就分成了外臣跟家臣的區別。
張遠今日主要的目的則是為了吸引大部分官員的目光,當然也是希望這些官員能夠把自己的印刷術給傳的沸沸揚揚,最好讓全天下人都知道。
“家主,咱們直接在城門內搭個木臺子?”
隨同而來的宗行顯然有些不適應張遠的這種張揚的風格,以往的張遠可是能低調一些就低調一些的。
“對,要大要顯眼,但是不能堵著別人出入的路?!?
張遠對著宗行囑咐著說道,然后便站到了一邊,等著宗行他們把木臺子搭好。
不搭好臺子,怎么唱戲。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簡陋的木臺子總算是搭好了。
兩側還掛了兩面旌旗,連張遠也不知道宗行是從哪里弄來的。
可能是自己說了要顯眼一些,宗行才跑去整來的。
“家主,臺子已經搭好了,您看接下來怎么辦?”
“接下來就讓大家弄張木桌,咱們今天一整天便在此處印刷我的詩集。
昨夜弄好的那些讓人散出去,要散給那些當官的,或者是文人也可以。”
宗行點點頭,下去按照張遠說的去做了。
現在這個時辰剛剛到辰時,劉徹人還在鼎湖延壽宮,也就不用去上朝,所以也沒多少的人流量。
等再過了半個時辰后,人才開始慢慢的多了起來,已經有穿著官服的官員在木臺邊上圍觀了。
張遠這幾年算是長安城的風云人物,也是人們茶閑飯后的談資,要單論升遷速度,也就只有衛青能夠蓋過張遠一頭。
此時此刻,張遠人就在木臺子上面坐著,底下的人跟看猴一樣看著張遠,也不知道張遠這個劉徹封的卿大夫想要做什么。
當宗行領著人開始分發張遠這本詩集的時候,眾人才漸漸感覺到了不平凡之處。
“這可是最近平陽公主的清木坊賣的紙張?”
“是,就是紙張,還修訂成了冊子。”
“這張遠怎得如此財大氣粗,當街散發紙張,老夫前些時日想去采買一些,卻被那價格嚇到了?!?
“對啊,一張一尺見方的紙就比得上兩卷竹簡的價格,我也是一生清貧,為官那些俸祿還要贍養家中幾十口人,怎么有閑錢去采買那種新鮮玩意兒。”
“由此說來,這張遠當真是財大氣粗,看來這些年他賺了不少錢啊?!?
“你們這些人知道些什么?我在丞相府任職,早就聽府里傳聞,這紙張就是張遠搞出來的。
要不然你們以為陛下為何將張遠提拔至卿大夫,平陽公主的清木坊可是有人家張遠的兩成份子錢,人家現在可是抱著個搖錢樹呢。”
“等等,你們看著冊子上面竟然寫滿了字。
真的是暴殄天物啊,每一頁都有字,這還讓我們怎么拿去用?”
“我呸,我就知道張遠沒這好心,你看看這些詩不就是之前他作的么。
老夫還當他有些文采,沒想到卻是如此虛好名利之人。”
木臺之下有人驚訝,有人不忿,有人無所謂,有人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