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何干,四個大字如同天雷一樣轟在胡毋生的身上,胡毋生當場就吐出一口鮮血,但是人卻沒有昏迷過去。
張遠嘆了口氣,也不知道是什么支撐著這位老博士,本想著能夠說幾句話就可以把他給氣死呢。
“胡博士都這樣了,你們幾個學生還不把他送回房間,然后請個醫工來看看?”
幾名學生一聽這才恍然,也沒有楞在原地不動,趕緊將胡毋生送回了房間。
張遠在心里暗暗想到,按照現在醫工的醫術,怎么也得亂開幾服藥,把胡毋生給喝死了才好。
“好了各位博士,現在總算是安靜了下來,你們也可以說說你們到底要不要也跟胡博士一樣?!?
韓嬰第一個搖頭。
“昨夜老朽就已經答應過太學令,自然不會再有什么其他的意見。”
張遠接著看向了張生。
“張博士,我剛剛在外面聽見你的反對之聲也是大的很吶。”
張生可算是五人之中最精明的一個了,總想著把胡毋生給推出來當槍使,然后輪到自己的時候又懷揣著小心思。
“哪有的事?呵呵呵,太學令說笑了,老夫剛剛也是話趕話趕到那。
人啊,年紀大了,這嘴巴跟腦袋總是不能協調,說了些胡話沖突了太學令,還請莫要見怪?!?
張遠也懶得跟他打哈哈,直接點題問道。
“那你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答應,答應,謄抄典籍跟印刷典籍都是好事,為國為民老夫豈敢阻攔。”
張遠看解決了張生,最后才看向高堂生跟王同。
王同算是五經博士里排名老三的,但是不上不下的就是沒有存在感,高堂生這個《禮》博士就更沒存在感了。
張遠記得這老高掛了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大漢王朝都沒有再設立《禮》博士一職,也不知道是后繼無人了,還是什么其他的原因。
要真的是后繼無人,現在五百本印刷典籍是最能夠解決高堂生的問題。
“王博士,高博士,你們二位又是怎么想的?
盡管一說,別到最后說我張遠太過于霸道,不給大家商量的機會?!?
張生聽到這話,面色一滯,他沒想到當朝一位卿大夫盡如此不要臉皮。
不過他也就是沒接觸過其他人,大漢自立國以來,要臉懂禮數的公卿大夫還真的沒有幾個。
王同這人屬于兩面派,那邊強勢就隨那邊倒,這樣做乃是他一直遵從的明哲保身之道。
“老朽同意太學令的說法,之前還有些不清楚,但經過深思熟慮,太學令這是在給太學立規矩。”
高堂生聽到王同說了這番話,又想想之前張生也跟拍馬屁沒啥區別,于是也不在乎自己大儒的面子,走上前來笑著說道。
“王博士說的是,我們幾人目光實在是太過于短淺,只想著要在太學將一身所學傳承下去。
但太學令卻要比我們想的更多更遠,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既然為先行者,不僅要傳經更是要傳法。
二者相得益彰才能夠讓太學走的更遠,讓大漢更加鼎盛輝煌?!?
張遠抽了抽鼻頭,這世界翻臉翻得最快的果然都是文化人。
“既然如此,口說無憑可不行。
顏異進來吧?!?
“是,老師?!?
幾名博士面面相覷,也不知道接下來張遠還會弄出來什么幺蛾子。
顏異聽到張遠的喊聲,這才從門外走了進來,手里面還放著一塊托盤。
托盤上面有一張紙張,幾人完全不知道上面寫的是什么。
“各位博士也都別耽誤彼此的時間了,拿出印綬在上面蓋了之后,我就走人了。”
原來紙張上,是張遠咋就寫好的協議,現在就等著幾個博士在上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