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太學令提醒。
不過朕想要提醒一下太學令,剛剛只是你的猜測罷了,朕乃天下之主,還用得著去利用誰么,換過來說不管是誰想要利用朕,都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
“臣明白。”
“好了,朕也不嚇你了,那你倒是說說董仲舒既然不是在騙朕,朕應該如何處理那些儒生。”
“陛下可把天下儒生作為工具便可,切莫相信他們那些言論,天下百姓相信就好了。”
這個時候劉徹跟董仲舒還都不知道‘君權神授’是一把雙刃劍,這個時候還沒有利用‘君權神授’約束君權的條件跟機會。
劉徹也沒有嘗到‘君權神授’約束自己的滋味。
現在劉徹只想著能夠擺脫丞相權力給自己帶來的掣肘,還沒有想過天意也會給自己帶來掣肘。
“你的話朕記住了,聽你的意思,解決夜郎國的事情便是要朕演戲給夜郎人看,反正鬼神之說都是胡扯,所以不論是大神還是小鬼都無所謂是不是?”
張遠笑著點了下頭,他就是這個意思。
“陛下英明,而且一旦實施,這個模式是可以復制下去的。
漢人不過幾千萬人,陛下往后開疆拓土,囊括整個天下就不能夠把眼光只局限在漢人身上。
只要陛下成為了各個部族中的神明,那些部族中的人便會跟大漢的百姓一樣擁戴陛下、忠于陛下!”
“朕原本想著你張遠只是有一些小聰明,現在看起來你比其他人對大漢更加了解。
如果朕讓你做丞相,你覺得怎么樣?”
劉徹是笑著對張遠問話,但是張遠渾身卻顫了一下,讓他當啥官都行,就算是跟匈奴人打仗都可以,就是不能當兩個官,一就是丞相,那是在跟劉徹作對,二就是廷尉,當廷尉是跟除了劉徹以外的所有官員作對。
“陛下,臣如今能夠位列卿大夫,為太學令已經是力不從心。
現如今別說是當丞相,就算讓臣當御史大夫亦或是廷尉這樣的重要官職,臣都無法滿足陛下心中期望。”
“既然你不愿意,那朕也不強求。
武安侯終究是老了,也不知道誰接替這個位置比較合適。
好了不提這件事情,你回去之后拿個方案出來,送到宮中來,朕再另外尋人去辦夜郎的事情。”
“臣謹遵圣意。”
“朕有些乏了,你先回太學吧。”
“臣告退。”
從玉堂殿中出來后,張遠心里面又放下了一塊石頭。
之前還想著沒有拿的出手的政績,兩年的時間一到說不定自己就完蛋了,結果真的是困了就有人來送枕頭,餓了別人給飯菜都準備好了。
劉徹這一次送的溫暖,讓張遠很是舒服。
而且還側面讓張遠知道了許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劉徹的態度。
對儒家的態度、對鬼神的態度、還有對田蚡的態度以及對張遠自己的容忍態度。
換做是另外一個人,或者是以前的劉徹,今天張遠在殿上說的許多話都能讓張遠死翹翹。
無意間諷刺了劉徹的爺爺,還暗地里拿捏了劉徹的心思,甚至說出劉徹是在利用儒家蒙蔽天下人的言論。
好在玉堂殿當時只有張遠跟劉徹在,劉徹也不擔心張遠會自己作死把今天的話都宣揚出去,這才使得張遠平安走出了玉堂殿。
外人只知道今天劉徹召見張遠,卻永遠不會知道劉徹跟張遠之間都說了些什么。
就跟之前竇嬰憑借漢景帝的一封詔書深夜見了劉徹,外人也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么是一樣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