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使喚老趙,去平陽侯府把成箱的禮品拉回藍田山下的府邸。
然后還讓人給褚達的家人送去一些食物酒水,讓他們也樂呵樂呵兩天。
不管是誰被困在一座山上幾年都不能下山,都會被逼瘋的。
好在這是古代,而且劉徹也沒有虧待褚家。
平時的吃喝比他們以前的都要好。
浩浩蕩蕩又是幾十輛馬車出了長安城。
等忙完這些,蕭若也從宮里面回來了。
“侯爺,我回來了。”
“太后可有交代什么事情?”
“就是讓我好好在家,恪守婦道,早日為侯爺誕下子嗣,為新安侯一脈續下香火。”
“額”
這老太太也愛管閑事。
“你去見見卓文君吧,記得在這家你雖然是正室,但是她才是主事人。”
蕭若對卓文君早有耳聞。
她打小就讀過張遠的詩作,怎么可能不知道司馬相如卓文君還有張遠的那些破事。
“侯爺放心,我一定會對姐姐很尊敬的。”
“那你去吧。”
反正張遠是不敢帶著蕭若去見卓文君,這修羅場的氣氛他扛不住。
張遠當即出門去杜縣。
太學的情況還是要去看一下的。
太學令的官職還在他頭上掛著,孔安國暫時還是沒有辦法從太學丞升上來。
且有幾年慢慢熬。
而且戰事結束,張遠的衛將軍職位被奪去,他還是要在太學待著。
大漢現在沒有張遠晉升的空間了已經。
真想要當什么丞相,估計起碼要等上十年,才有那個機會。
不到一個時辰,張遠就趕到了杜縣。
杜縣這么長時間過去一點也沒有什么變化,但是商業行為多了很多。
因為五銖錢的盛行,還有張遠開的子錢莊子的低利息,讓整個長安周圍都跟以往不太一樣了。
商業氛圍濃重,普通老百姓敢拿出自己的東西來交易了,那些商賈之間的商業來往也更加的方便。
太學春季的招生,張遠還在。
現在才秋季,學生還是之前的那些學生。
張遠進入到太學,很多人都對他恭恭敬敬的打招呼。
“太學丞孔安國現在在哪里?”
張遠看到一名官吏,立馬問道。
“衛將軍,太學丞應該就在您的府邸之中辦公。”
司馬遷早就出去游歷山河大川,落下閎一直不怎么待見張遠,張遠也就只能去找一下孔安國問問太學近來的情況。
急匆匆去了太學令府邸,張遠總算是見到了孔安國。
昨天其實孔安國也去了新安侯府給張遠祝賀,可是他坐的位置已經快到大門口了,張遠一直都在大殿之中跟那些有權勢的人周旋。
“新安侯大婚第一日就來太學,真當是我輩楷模啊。”
“別說我的事,說說太學近日來如何?”
孔安國聽張遠提起公事立馬正色說道。
“這一兩個月太學都平穩發展,只是跟各地官員對接的時候出了一些問題。”
“什么問題?”
“左內史公孫弘那邊不允許太學的學子進入到他管轄的地方。”
公孫弘真特娘的是個麻煩。
借太學上了高位,現在給張遠撂挑子了。
張遠知道這老家伙想的是什么,估計就是尋思薛澤跟張歐干不長,他想要內史地界穩定下來,不想弄出其他的幺蛾子。
這才搞出來這么一處。
在大漢穩定就是政績,只要秋收過后,他公孫弘交上去一份滿分答卷,上面有位置空缺,劉徹為了表示扶持儒家,一定會讓這個老家伙上位。
董仲舒鉆研儒學,根本沒有當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