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布貼在虎賁軍的軍裝上,顯得不倫不類。
這個時候,關于武侯服的制作,都不用王上下令,每間裁縫鋪的東家都是極盡全力支持。在夜間,受損最多的,便是東西兩市的商家,只用些料子做衣物這等小事,可謂積極響應。
東西兩市街道坊口,守衛在這里的,全部都是虎賁軍的軍人,這里是今夜最危險的地方,只能讓戰斗素養更高的真正軍人來守衛,魏王也更放心的下。
街道上除了武侯之外再無其他人,想象中人擠人的場面并沒有發生,但每一位武侯都不敢放松警惕,他們心底知道這是風雨欲來前的平靜。
也終如所料,今夜的讀書人,必然有人在幕后指揮。
明顯發揮出了讀書人的優勢,士農工商,“士”的社會地位比其他的要高出不少,是因為士之階層都是讀過書的人,所讀之書除了四書五經等科舉用書外,那些先賢古人所著作的兵法書也不在話下。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現在幕后人嚴格根據兵法書上的計謀,在等待著滿街的武侯最勞累的時候,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武侯作為博安城內負責保護百姓的一支力量,卻是老子卸任,兒子頂上,一輩傳一輩的軍戶制。
所招收的武侯,從先前的全員精兵發展的越來越差,以至于到了如今,多是老弱病殘,再加上潑皮無賴,在武侯中什么人都有,趁著城內暴亂,仗著武侯的身份,尋摸著渾水摸魚的也不在少數。
街上除了從每家每戶傳出來的敲擊聲響之外,沒有一位百姓。這也讓某些武侯心思活泛了起來。
白天每戶人家都在搶糧。富人根本不考慮價格,大手一揮,只要還有余糧的米鋪,就會被那些富家權貴統統賣光,甚至就在米鋪前,平日里關系不好的幾家隨從,不顧當街大打出手,造成流血事件。
而這些富人家的大院,也不是地位卑微的武侯能惹得起的,更何況那些動了壞心思的武侯,又有幾個是真正忠肝義膽,能夠劫富濟貧的豪杰之士。
武侯每月的餉銀并不多,但每個人都有想要活下去的權利,餉銀少,買不到多少米糧,但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家人被餓死。人心惶惶的時候,只有糧才是真正值錢的東西,也是為何不管出了怎樣的大事,百姓第一個能夠想要的就是囤糧。
武侯們只能鋌而走險,盯著窮人家的那些米糧不放,偏偏不巧,今夜被盯上的就是下午時分,還在看著老大爺們談天說地的王小二家。
幾個武侯在王小二家駐守的街口,互相商議道“就這家,我今天盯了一天。他家只有一個受重傷的小子,和一個婦人。晨時,那婦人出去的早,回來的時候,抱著的米袋里可是裝有不少的糧。”
一個比起其他武侯,身材顯得略微健壯的武侯決絕道“那就這家吧,不管如何,能騙就騙。實在不行,才能強。”
此人一看便是這些武侯的頭目,不然也不會做出相應的決策,而后剩余的幾人也點頭稱是。
”上。”
“哐啷。”
一聲大響,但在滿城的敲擊聲的背景下,已經算不上動靜。甚至除了躺在床上,當過兵的王小二有些警覺外,連王小二的老娘都沒有注意到,大門何時已經被人踹開了。
幾個一身武侯服的男子大搖大擺的走了進來,張口便是“家里有糧么?奉王上令,現今博安城內糧食不足,所有百姓需要將家中之糧上交國庫。”
王小二的老娘是在戰亂時代,被餓過的百姓,所以才會機敏的在一大早,米糧還沒漲價的時候,就出去買足了糧食。在平日里,卻有些老糊涂。
聽著身著官服的人來要糧,便乖乖的走向廚房,想要將剛買的糧食,交給這幾個年輕力壯的官人。當年,老太太年輕的時候,也經歷過被軍人搶糧的事情,對于國家征糧,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