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看似差別不大,可對出題者的素質要求和知識儲備,相去不可以道里計!
所謂見微知著,從這個迎客的侍者,就可以看出此間逆旅的主人是何等的厲害。徐佑初來乍到,不欲過多的引人注目,道“此題真的難倒我了,只是不知貴店有沒有將答不出題的客人拒之門外的規矩?”
侍者一愣,忙笑道“郎君言重了,請,請進!”然后轉頭沖著里面喊道“貴客到!”
徐佑進了大門,入目的是一處四方的前院,青槐蔭陌,綠柳垂庭,涓涓細流彎曲回環,從拱起的木橋下歡快的流過。另一個青衣侍者站在橋的另一頭的圓門處,躬身靜立,束手相迎。
“郎君,請!”
如此三進,才到了住宿的地方,亭臺樓閣,窗欞紋飾,無不精雕細琢,別具匠心。左彣過去低語了兩句,要了西北角一間單獨的院落,里面間上房,環境清幽安靜。
秋分自去照顧履霜睡下,徐佑和左彣在一起說話,道“風虎,等用過了午飯,你且辛苦一下,去訪一位名醫,給履霜再做一次診斷。另外,打聽一下哪里有牙儈,找懂行的尋一處合適的宅子,價錢在五十萬上下,不要遠離鬧市,但也不要太嘈雜,最好古樸一些,雅致一些,別看上去就像是富商大賈的金屋華殿……”
牙儈的存在由來已久,定物價、通交易,算是從事商業貿易中介的先驅。先秦及漢代,稱駔、駔儈,到了魏晉隋唐稱牙、牙郎、牙儈,宋元明清又有引領百姓、經紀、行老之稱,再后來一般稱之為牙人。這種人混于市井之中,交游廣闊,能言善辯,每當商人貨物至者,游走于逆旅和邸店間,南北物價,凡米、鹽、帛、絲、魚、絹、紙、鐵、炭、果等,高低悉聽斷于彼,然后從中賺取巨額利潤。雖多為商人厭惡,可此時貨運經水路流轉,動輒數百里,人生地不熟,沒有牙儈居中說和,許多交易根本無從談起,所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忍耐了之。
左彣道“五十萬錢?郎君,會不會太貴了點?”
《宋書?后妃明帝陳貴妃傳》里,在金陵買一所面闊三間并且精裝修的瓦房,只需要三萬錢而已。《法苑珠林》里也說在錢塘建一座像樣的寺院,所費也不過三萬錢。由此可知,錢塘房價雖然不低,但也不會超過金陵,五十萬錢的數目委實過大,所以左彣有此一問。
“風虎,目光要放長遠,買宅子不能吝嗇錢財。有時候,住的好一點,不僅能讓自己的身心愉悅,而且,修好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