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道“這么小的孩童,如何受得了這樣的苦?”
“受不得苦,便是撲頭蓋臉的懲罰。蘸了水的滕竹、抹了鹽的法鞭、腳踢掌摑更是平常。受不得,也要生生的挨著!”暗夭垂著頭,看不見喜怒,不過語氣中輕微的顫抖,可知童年的這段經歷給了他多大的痛苦,道“到了五歲,陳蟾帶著鼎器,在山川菏澤之間尋找具有十惡不善的絕地陰宅,趁夜盜而掘之,讓那鼎器盤膝坐于用五陰之木制成的棺木中,伴著森森白骨,依照青鬼律的法門,開始吐納修煉真陰。如此數年,將真陰之體養成茁壯之勢,皮上長出細碎的鱗甲,幾乎要吞噬掉肉身時,才開始轉而修煉真陽?!?
數次發言都被暗夭輕蔑的無視,山宗本來打定主意絕不再跟他搭訕,可他的故事實在曲折反復,引人入勝,忍不住問道“真陽之地?那是什么所在?”心里暗道要是你大爺的還敢不理我,就是郎君看著,我也得打你個鼻青臉腫。
“漢王充在《論衡》寫道滄海之中有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有鬼門,萬鬼出入。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 ,一曰郁壘 ,執葦索以制萬鬼。這山中桃木,壓伏萬鬼,自然是世間真陽所在?!?
山宗撲哧一下,道“那是騙鬼的鬼話,世間哪里有三千里的桃木,陳蟾不會真的出海去尋找了吧?”
暗夭臉色鄭重,渾不似說笑,道“是,陳蟾不知通過誰的門路,從水軍中買了艘金翅青龍斗艦,高二十余丈,方一百二十步,雇了七百個最嫻熟的船工和部曲,揚帆出海,直抵扶桑。因為古籍中記載的扶桑神木,為日出之地,陳蟾認為扶桑神木和大桃木應該為同一物。出海后歷時七月,終于找到那株桃木?!?
山宗張大了嘴巴,道“屈蟠三千里?”
“不錯!”
秋分驚呼道“這么大,真的是神木嗎?”
履霜和冬至也滿臉的不可思議,畢竟傳說中的東西一旦被證實真的存在,難免會心跳加速,驚愕不已。
徐佑不是無神論者,但也不會相信世上會有屈蟠三千里的桃木,皺眉道“就事論事,不可虛言!”
暗夭道“絕無虛言!那桃木有六七丈高,長在一座會噴火的山腰處,離地一千余丈,八十年矗立不倒,站在桃木上遠眺,何止屈蟠三千里!”
一千余丈,按這個時代的計量換算,大概在兩千多米。而暗夭口中所謂的扶桑,后世學者意見不一,有說是日 本的,也有說是墨西哥,也有說是北興安嶺之外,但無論如何,應該就是東部沿海的某個島國。
徐佑不能確定具體的地點,因為正史里提到日 本都用倭國,而扶桑一詞最早見于《梁書》,應該是兩個不同的國度。但這個時空許多事情發生了改變,扶桑提前出現,也未必不是指的日 本。
他問了暗夭那座火山的地形地貌,基本認定維度大約在050的溫帶地區,高三千多米,山上植物垂直分布,兩千米的海拔多為落葉喬木,種有同屬落葉喬的桃木是極有可能的,符合常理。
“山頂的池中水火交融,哭嘯翻滾,宛如火龍游弋,又如厲鬼尖嚎,正是那傳說中的鬼門。陳蟾讓那鼎器白日于火池邊修煉,夜晚眠于桃木上,如此數年,真陽之體終于鍛成。陰陽兩氣在體內互相沖撞,每日每夜都痛不欲生,仿佛被剜去皮肉,剔除了筋骨,實非人身所能承受?!?
“十年,整整十年!三歲的幼童變成了十三歲的少年,青鬼律初見成效,陰陽和合,乃生萬物,短時間竟能夠幻化無常,變成一些人的模樣,并能迷惑人心,減少被識破的可能性。這也是陳焎、陳蟾兩父子用盡數十年的時光,所能達到的最完美的結果!”
十年!
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很漫長的一段路,尤其三歲到十三歲,最美好、天真、無邪的年紀,不在其中,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