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歷過前面第一首《青玉案·元夕》的那種元夕佳節晚上,滿城燈火,眾人狂歡,男歡女愛的景象,再去看后面的第二首《青玉案·元夕》,兩者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也更能給人帶來一種感觸。
雖然只看一遍下來,也還不是很懂發生了什么,可看完了歌詞,和看完了畫面后,還是讓人忍不住為畫面中的人那凄清冷落的形象投去同情、投去可憐的目光,對方是一個有傲骨的人,他們本不應該這樣的,只是,這也是人之常情。
前面表演的節目中,雖然有不少也是有圖、有畫面的,但是,卻沒有一個能夠跟這兩首《青玉案·元夕》,不,應該說前面的那首《青玉案·元夕》其實在故事方面,也沒有后面的這個這么出色。
看完后,現場的文人士子中,自然有不少人是極為感慨的,他們都在為這樣的一個人其后半生如此慘淡收場,而扼腕痛惜,只不過……這人到底是誰,在歷朝歷代中,倒是還不知道有這么一個人,或許他們才疏學淺,又或許,這個人本身就不存在。
當表演來到這里,太平公主這邊,也是已經徹底對今晚的表演服氣了,便是她也絕對不會想到,這首詞竟然還有第二種解讀的方式,而能夠寫出這詞的人,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不由得更加想跟寫詞的人見一面了。
因而,在表演剛剛結束的時候,也是對身邊的護衛統領說道“等今晚的表演結束了,我想親眼見一見這首詞的作者。”
“是!公主殿下!”姜妍隨后便恭敬地回道。
而翼國公這邊,雖然對于詩詞一道,他一向都不是那么愛好,但是,他還是扭過頭去問方博道“方博,你可曾聽過說有這么一個人?”
方博聽得翼國公的話,回道“不曾!不過即便這個人不存在,也是有可能的。”
“哦,怎么說?”翼國公也是問道。
……
只不過,這都不重要了,因為,表演并沒有結束,接下來,又有一個女孩兒上了舞臺,而且,這女孩兒似乎也是有些調皮,在眾人都在回味之際,忽然打斷道“要我停下來給時間給諸位再回味一下嗎?”說完,接著又道“我就知道,在這首歌之后出場太吃虧了。”
被她言語如此一說,眾人這才紛紛地回過神來,而臺下,竟也是有‘好事之徒’笑著回道“姑娘請!雖說不知道他們,可我已經回味完了!”
被這人這么一說,女孩兒也就放心了,不過還是說道“我再給大家十個數的時間,十、九、八、七,一,好了!時間到了!接下來這一首《夜宴風波》,希望諸位也能夠喜歡!而且,這一首其實也不比前面的差喔。”
她話音剛落,然后,便唱了起來
“琵琶聲動蕩玄機被暗藏,誰在唱”
“你和我針鋒可有下一場”
“紅燭被點亮屏風遮住窗,夜太長”
“犬馬聲色,不敢謝場”
如果說前面的《青玉案·元夕》因為有畫面作為輔助更有利于解讀,那么顯然,這首歌,因為沒有那么詳細的錄制出來的畫面,要想解讀起來就沒有那么容易了。只不過,事實是,夭夭也沒打算讓這首歌一下子便能讓人聽懂就是了,畢竟,只有那些值得不斷回味的歌曲,才是真正的好歌曲。
而《夜宴風波》,便是這樣的一首歌,它的原型是以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韓熙載夜宴圖》為原型,講述的是在五代十國時期,當時整個南唐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朝不保夕,身居高職的韓熙載為了保護自己,故意裝扮成生活上腐敗,醉生夢死的糊涂人,好讓李后主不要懷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而以求自保。
因為這背景還是比較復雜的,所以,乍一聽可能會有點不理解,不過,即便第一遍聽不明白,也還是能從一些字句中,聽出那么一點點的味道,至于連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