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唐琪早就認識白恪。
第一次見面,那還是七年前的事,那時意氣風發的唐家七公子唐瀟正參加武科場比武。
各個朝代對武科舉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軀干雄偉,可以為將帥者”;有的要求“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大梁朝武科舉考試項目有文科策略,武科射箭馬術舉重等等。經過種種考核,每一項都要達到官府要求的最低標準,才能進入最后的實戰比武。
把實戰比武放到最后面,可見大梁朝更重視武藝,而策略性人才,往往都是在皇族和幾大門閥中產生。——對外人,還是不信任。
那一屆進入最后實戰考核的人,多達三百,捉對比武,逐一淘汰,到了八強戰的時候,備受世人矚目。
可惜那時皇帝還在河西戰場,否則一定會親臨觀摩。相反,如皇帝不在這里,一些人就動起了歪腦筋,趁機撈錢。——多是門閥子弟干的好事。
洛陽城里各大報刊商號,爭相報道。為了進一步烘托八強賽的氣氛,還有人去平康坊(仿照長安城而建)請來名媛佳麗,一個個爭奇斗艷出現在觀臺之上。觀眾人山人海,每人都要繳納過門費。收入可觀。
可即使如此,前排座位也輪不到百姓去做。都是一些達官貴人,和一大排妖艷香閨。
比武場上充滿了脂粉味。
有人說,這是武科場有史以來,最香的一次。
參加比武的人都是血氣方剛的漢子,在美女面前,仿佛更增添了幾分必勝的渴望。
唐瀟身為豪閥子弟,也不乏一些少年心性,擺出酷帥造型,故意策馬從香艷女子面前飛過,唐家七公子身份顯赫,相貌俊朗,引來無數少女驚叫之聲,他心中也頗感得意。
那時唐琪才十三歲,混跡在唐瀟衛隊之中,別看她年紀不大,可對武藝的鑒賞能力,卻遠超同齡之人。唐瀟曾夸贊她說:我在十三歲的時候,未必能戰勝現在的你。
雖然唐瀟的話里不乏揶揄哄騙之意味,可玩笑歸玩笑,對于“祁琪”的能耐,唐瀟心里還是有數的。
值得一提的是,祁東陽戰死以后,唐氏門閥族長齊國公大司馬唐振,收祁琪入門為義女,這對祁琪來說,可是莫大的榮耀,遂改姓唐。這件事祁家也很贊成,攀附門閥,對他們來說有數不盡的好處。
唯一出現的矛盾是,唐琪比唐振的大孫子還小一歲,老太太何氏還曾經考慮過,要不要把唐琪指婚給自己的孫子當媳婦。
后來跟唐振商量這事,唐振說:就你孫子那副德行,恐怕配不上唐琪。再說,我想讓唐琪參與軍中事物,現在結婚也不是時候。軍隊里都是男人,而她又恰逢妙齡,風言風語的肯定不會少。到時候名譽受損的還是我們唐家。干脆收她當個義女,世人皆知我感懷祁東陽的兄弟情。家將們也能體會到這份情誼,到時候給咱家賣命,更無后顧之憂。這時就算有風言風語,旁人只道是祁東陽教女無方,與我唐家無干。
唐瀟只顧著耍酷,唐琪卻仔細看著每一場比武。她老早就發現那個使方天畫戟的青年人武功不凡。
他連一套皮甲都穿不起,就敢來比武場拼斗,這人是多么自負?
后來看到八強對戰名單,唐琪還去找七哥唐瀟說:我猜這場你要倒霉。(祁琪三歲時就管唐瀟叫七哥。)
唐瀟傲然道:“你怎的胳膊肘往外拐,不知給七哥說些好話?”
唐琪對唐瀟說,那個使用畫戟的人,武功奇特,絕不能輕敵。唐瀟卻不以為意,最后還與唐琪打賭,誰輸了,要去家門口喊“我是蠢豬”。
結果因為這件事,唐琪丟了三天。到處找也找不到了,小丫頭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
唐瀟因為獲得武狀元,心情大好,把打賭這事兒就給淡化了,只是放出風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