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使臣帶著“誠意”來到幽州,繞過北伐軍大帥張之魁,直接找到了右律主將耶律洪。
耶律洪接到和談文書,哈哈大笑,突然他又增加要求,他說:“一開始我們要與你們和談,那時候我們只要燕云十六州,可是你們不給,非要跟我們打。如今,我軍已經傷亡一萬余人,這一萬人難道白死了嗎?不行不行,必須增加條件,以范陽為界,平分河北,否則就繼續打!”
使者不敢決定,于是返回,他暫時進入幽州城休息,這時張之魁才得到消息,朝廷竟然直接派來了和談使者,卻沒告訴他一聲。
張之魁暴怒,自己調整心態調整了許久,才悶悶壓下怒火。
他與霍子珍不同,霍子珍出身貧寒,家族人本來就少,而且他早有準備,把自己的家人分成了三份,張之魁則不同,他張家也算是貴族之家,高門大戶幾十口人,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他不敢背叛。
忍氣吞聲,來見使者。
互相通報姓名,得知這次出使右律的,就是那名出使過桑臘的戶部右侍郎毋斂寅。
“毋大人繞過我,直接去見敵軍主將,這件事是毋大人自己的決定,還是朝廷的決定呢?”張之魁冷冷問道。
毋斂寅當然是得到了皇帝的命令,否則他怎么敢繞開北伐大帥呢,可是他看張之魁面色不善,并沒有頂撞,而是迂回道:“幽州城正處于半包圍之中,毋某擔心敵軍不知我們已經派來和談使臣,而突然發動進攻,到那時我就出不去了,豈不是耽誤和談。”
聞言,張之魁憤怒稍減,臉上露出些許笑容。
毋斂寅繼續道:“你看,毋某剛與敵軍會談一次,就連忙趕來幽州,這可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嗯?!睆堉潘闪诵?,道:“這個和談的決定,是皇帝陛下第一個提出來的嗎?”
“不是?!蔽銛恳溃骸爱敃r朝堂之上,三公力薦和談,才有這個結果?!?
“我想就是這樣?!睆堉龖崙嵉溃骸耙艺f,不應該和談。”
隨后張之魁寫信給皇帝,信中說:“末將初掌帥印,深感責任重大,心中惶恐萬分,但,臣有赴死之心以對敵。
如今經過幾次戰斗發現,右律人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大,他們連鐵箭頭都很少,這次給皇帝陛下上表,特意帶上一支箭頭,此乃北方胡人所慣用的骨箭,根本射不穿我玄甲軍、虎賁軍的重型鎧甲。
而且,神策軍和飛虎軍中,也有幾千掛重鐵甲,陳愿效仿交河城閔悅將軍,駐守幽州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見信,小皇帝趙策熱血澎湃,手持骨箭來找母后。
可三日后傳來消息,張之魁被撤銷北伐軍大帥之職,任命玄甲軍張云龍為大帥,曹圣為總監軍,執行朝廷和談命令。
聞言,皇帝趙策心中有火,連續三日不上朝。
談判桌上談得激烈,雖然右律主將耶律洪氣焰囂張,可年紀輕輕的文臣毋斂寅卻不為所動,心理交鋒一層又一層,仿佛是不見血光的戰斗。
終于激怒耶律洪,推翻談判桌,欲再戰,卻突然接到蕭太后懿旨,要求耶律洪立刻簽訂和平協議,與大梁朝修百年之好。
耶律洪一開始還想反抗,可后來聽說,當耶律洪帶兵殺進山海關的時候,蕭太后已經讓她的兩個兄弟掌控了右律朝廷,并奪走軍權,就連他的二十萬大軍里,也有最少一半投靠了太后,當時傻了眼。
可他還是不服,帶著自己的人八萬人攻打幽州城,卻不曾想,梁軍這次沒有守城,而是主動殺出,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亂軍之中,被張云龍和王操天合圍,兩位老將軍一人一刀砍死耶律洪。
隨后被蕭寒背后包抄,右律軍大敗。
可就在這時,右律國舅蕭天振又帶來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