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爺,我新軍往往以少勝多,并不是單純的倚仗火槍取勝,實乃勝在嚴明的軍紀和嚴苛的操練啊。”
劉旭磊玩味的說道,“敢問國公爺,這些浮財繳獲以后,準備如何處置?”
“本督要嚴明軍紀,好好整肅一番,再不能任由兵士私藏財物了。”
焦璉臉色微微一紅,訥訥的應道。
相比于其他隊伍,焦璉治軍還是比較嚴格的,他的部隊從不搶掠百姓,但按慣例戰利品都是不上交的,所以這個時代的軍隊往往都帶有軍閥色彩,士兵從軍吃糧發財的頑疾根深蒂固,各級將領也因此缺乏拼死惡戰的決心,戰斗力可想而知。
現在目睹劉旭磊的部隊有著如此強大的戰斗力,焦璉的內心既震撼又慚愧,是該不恥下問,好好請教練兵之法了。
“國公爺英明!一支軍隊只有當好百姓的守護神,真心為百姓著想,百姓才會真正竭力擁護,清狗胡虜才無可趁之機啊。”劉旭磊喟然感慨道。
“劉將軍,此戰之后,韃子主力已破,廣東方向已無威脅,璉以為可以出兵梧州,威逼肇慶了,將軍以為然否?”
焦璉深知自己以后的用兵已離不開這支隊伍的幫助,所以非常謙虛,連自稱都改了。
“國公爺所言甚是,按我們林總的作戰構想,下一步正是光復廣東。”劉旭磊微笑著應道。
“如此甚好……不過,劉將軍能否在戰前助璉一臂之力?相助璉整頓軍紀,改善訓練,打造出如你們義軍一般的部隊才好。”焦璉恭敬地拱手問道。
“國公爺有令,敢不遵從?在下必竭盡所能,不負國公爺之望。”劉旭磊微笑頷首,拱手執禮道。
“既如此,將軍請受璉一拜!”焦璉大喜過望,欣然道。
……
戰后清點,俘虜清軍萬余,戰馬三千多匹,戰船三百多艘,糧食軍械無數,繳獲財物部上繳,光白銀就有數百萬之巨,劉旭磊建議焦璉拿出一部分賞賜部下,余下的部分賑濟饑民,部分充當軍餉,然后軍趁整編實施和義軍相同的軍餉制,正好劉旭磊的部隊也到了發餉日期,兩支隊伍集合一處,士兵們喜滋滋的領取了軍餉。
當下焦璉令人向南寧送去潯州大捷的塘報,以及耿繼茂的首級,順便向朝廷送去糧食一萬石,然后著手在劉旭磊的幫助下整頓軍隊,以備反攻梧州。
張晨楓按林嘯的吩咐把劉旭磊的機槍排升級為機炮排,然后帶領本部回郁林追趕大部隊而去,劉旭磊把倪志勝繳獲的一千多匹戰馬部托付張晨楓給林嘯送去,自己用金田繳獲的一千匹戰馬把營部改編成騎馬的步兵——龍騎兵,從此他的二營,成為了林嘯麾下第一支快速反應部隊。
焦璉也不含糊,從繳獲的三千匹戰馬中選出駿馬一百匹送與義軍,并特地親自挑選了一匹身火紅色的駿馬委托張晨楓送給林嘯,特地囑咐說這是一匹很稀有的伊犁寶馬,名叫“赤驥”,據說是一匹千里馬,也不知原來是哪位清將的坐騎。
焦璉的一萬多明軍,有三千名也被焦璉改編成真正的騎兵,每人一把雪亮的馬刀,而早先編成的三千火器營,繼續操練排槍戰術以及和騎兵的協同攻防戰術,其余數千步兵也加強體能、戰術訓練,選出三千多人編成一支精銳的攻堅步兵,淘汰了余下的二千多老弱士兵整編為潯州守備和后勤部隊。
劉旭磊把義軍的“七殺令”和軍歌部教給了這支明軍,借機強化了紀律教育。
從此,這支焦璉的精銳部隊被深深的打上了林嘯義軍的烙印。
對于萬余清軍俘虜,焦璉毫不含糊,通過相互揭發指證,凡是殺戮過百姓,奸淫過婦女的一律斬首,直殺得血流成河,余下的五千多人,由淘汰下來的守城明軍看押管理,其中一千多年輕力壯的被編入民夫隊,給了他們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