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劉旭磊和焦璉熱火朝天地整軍備戰的時候,林嘯他們卻還在趕路。
由于祝俞嘉繳獲的上千匹軍馬大多是挽馬,真正能上陣沖鋒的戰馬還不到三百匹,林嘯干脆把它們部平分,分別裝備給了丁帥的一營和祝俞嘉的三營,讓他們組織先遣分隊快速趕往一百多里外的甘棠鎮和八十多里外的黎塘鎮,余下的挽馬也平分給一營和三營的輜重連和機炮排,替換下了原有的滇馬。
加上李元胤的明軍需要訓練耽擱了兩天,當張晨楓帶著一千多匹劉旭磊送的戰馬回來時,一營和三營早已出發,林嘯和李元胤他們也剛想動身,林嘯見狀就讓偵察連和警衛排也把原有的滇馬替換掉,剩余的戰馬則部送給了李元胤。
李元胤的禁軍當初盛時也是一支騎兵隊伍,后來逐漸消耗只剩了幾百匹戰馬,而且幾乎都是體形較小的滇馬,見到林嘯奉送的幾百匹北方高頭大馬,喜出望外,當即組成了一千騎兵,與林嘯他們一起急速追趕三營而去,剩余的大隊步兵則護送野戰醫護隊和瞿式耜張同敞兩位大人隨后徐徐跟上。
結果行至半路老天卻下起了綿綿冬雨,雨雖不大卻非常陰冷,而且如煙如霧般悄悄然地飄灑在一路上的殘垣斷壁里,枯枝敗葉上,潮濕了大地,潮濕了房屋,潮濕了樹木,潮濕了路上行人的衣衫,更潮濕了行人的心情。
盡管道路泥濘難行,牽掛前線的林嘯卻不準備半路宿營,他必須盡快趕往為孔有德預設的戰場,抓緊時間觀察地形部署兵力。
一路千辛萬苦趕到黎塘的時候天已擦黑,林嘯吩咐祝俞嘉給又饑又餓的士兵們安排宿營地,祝俞嘉很細心的在帳篷中準備了姜湯和柴火。
把李元胤及其手下士兵都安頓好后,林嘯在祝俞嘉的指揮部換了身衣服,一邊喝著姜湯,一邊聽著祝俞嘉的敵情匯報。
“據斥候報告,清軍前鋒剛剛拿下來賓,目前駐扎在距此不到百里的良江鎮一帶……而主力兩天前剛從柳州動身,孔有德親自帶隊,尚在來賓以北的鳳凰一帶,天雨路滑,估計最快今晚也只能于來賓宿營。”劉旭磊把偵察到的敵情簡單扼要的介紹著。
“前鋒大約有多少人?”
“人數不多,約有三千人,但都是騎兵,主力人數不詳,看架勢得有好幾萬,光民夫就征用了上萬人。”
“嗯……依你看,他們會走哪條路?”林嘯盯著地圖問道。
“從地圖上看,從來賓前往南寧有三條路可走,其中從貴港繞路再折返向西都是大路,這條路是最安的,不過我覺得,孔有德恐怕不會去和尚之信會合吧?”祝俞嘉沉吟著說道。
“嗯……作為三順王之首,進攻廣西本來就是他的任務,尚可喜和耿繼茂已經完成了攻克廣東的任務,這次只是策應行動,孔有德是不會把直搗南寧俘獲南明皇帝的功勞讓給別人的。”
林嘯抬起頭,皺眉沉吟道“那么……剩下的兩條路,他究竟會走哪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