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后,祝俞嘉命他的副營長馮剛,帶著一連去找李元胤的步兵會合,商議山谷設伏之事,自己則帶著其他幾位連長騎馬前往山谷北葫蘆口察看隱蔽設伏地形去了,林嘯找來司徒正,打開背負式電臺,呼叫張晨楓。
“隊長,我們已經到達洋橋以北橋頭,孔有德的前鋒就在眼前,正隔河相望呢,都是騎兵,有火槍兵,沒看見大炮。”電臺那頭張晨楓語速很快。
“收到,你們不要打草驚蛇,守住橋頭就行,火槍兵上來就開槍干掉他們,其余騎兵沖鋒就用馬刀解決,一定要守到孔有德主力到達。”
“明白!”
“那條河寬不寬?小心被包了餃子。”
“河面只有十來米寬,但綿延幾十里長,他們不搭便橋繞不過來。”
“好,要派人沿河巡邏,看見搭橋的就給他們一梭子。”林嘯沉聲吩咐道。
“收到!他們要進攻了,收線了隊長。”
張晨楓收起步話機,跨上戰馬往橋頭李元胤那邊奔去,一路上對沿河岸警戒的偵察連士兵大聲吆喝道“都聽好了,看見火槍兵弓箭兵上前就開火,刀牌手不用管。”
橋頭,一馬當先的李元胤手執戰刀,屹立于帥旗下巋然不動,他身后幾隊親兵同樣端坐馬背,靜靜地列隊等待敵騎沖鋒。
不一會,只聽對岸號角聲起,一小隊驍騎兵策馬舉刀向木橋沖來,李元胤一看只有一百來名騎兵沖來,便知這是試探性進攻,便毫不猶豫的抽出戰刀,揮刀便沖上木橋,身后一百多名親兵緊緊跟隨,一沖過木橋即與清軍小隊撞在了一起。
這是純粹的短兵相接,雙方憑騎術、劈殺技術和勇氣相搏。
李元胤他們深知后方有強軍坐鎮,毫無后顧之憂地奮力搏殺,而清軍小隊卻心知自己只是第一波炮灰小隊,根本沒有必死之心,只一來一回兩個回合,便留下幾十具尸體倉皇逃回大隊。
李元胤們也不追趕,收起十來具戰友的遺體,策馬過橋回到對岸繼續嚴陣以待。
張晨楓靜靜地觀望著戰場,看到略顯單薄的李元胤卻身先士卒一往無前,而且騎術精湛,刀法純熟,名將風范展露無遺,不禁暗暗贊嘆。
沒過多久,對岸清軍的第二波進攻便開始了,只見數百敵騎不緊不慢策馬上前,行至距離河岸百米開外的時候卻紛紛下馬,在一名騎校的指揮下迅速整隊排成數行,手持火繩鳥銃、三眼快銃、抬槍甚至毒火箭等五花八門的火器,手忙腳亂的點火繩、灌火藥、裝彈丸。
等一切忙完之后,那名騎校舉起長刀,喝著口令,所有火槍兵端著鳥槍齊齊前進,需要走到百步左右的時候,騎校才能揮下戰刀下令開火。
張晨楓見狀冷冷一笑,也不知這種雜牌鳥槍隊是怎么就把明軍殺得屁滾尿流的?
沒什么好啰嗦的,當即舉起狙擊步槍率先抬手就是一槍,那名騎校還沒揮刀便應聲倒地。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張晨楓的槍聲就是命令,只聽這邊一陣密集的4卡賓槍聲響起,對岸密集的數百人眨眼功夫便沒幾個站著的了,剩下幾個命大的連滾帶爬竄入旁邊小林子去了。
然后……沒什么然后了。
李元胤等人白白等了一下午,清軍前鋒領兵官總兵劉承祖都再沒敢下令沖鋒。
尼瑪這么兇殘的火槍,誰還敢上前送死?還是等主力來了再說吧。
就這樣,兩支隊伍一直隔河對峙到天色將晚時,清軍主力終于人嘶馬叫的趕到了。
孔有德趕到洋橋時天已擦黑,聽過前鋒官劉承祖匯報戰況之后,孔有德拍馬上前,舉起單筒望遠鏡靜靜察看對岸。
只見前方木橋附近聚集了好幾隊騎兵,數面繡有“明”、“李”等字樣的大旗迎風招展,兩側沿河都有明軍騎兵在游動,總數恐有千人,后邊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