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不小的樹林,林子里黑漆漆的看不清楚動靜。
孔有德納悶地放下望遠鏡,李姓將軍會是誰呢?李成棟不是已經死了么?這條討厭的小河不搭建便橋可不行,幾萬人僅憑一座小橋通過是不可能的。
“傳令三軍,就地扎營,明早發起進攻?!?
思忖片刻后,孔有德沉聲下令。
當晚,李元胤命人沿河岸在上下游每隔百米點起一堆篝火,無數篝火綿延十多里照亮了河面,張晨楓派哨兵沿河策馬游動警戒,防止清軍趁夜偷襲,孔有德見狀倒也老實,根本沒準備夜襲,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劉承祖便指揮清軍騎兵發起數波沖鋒,李元胤沉著指揮,在張晨楓一隊火槍兵的策應下,一次次將敵騎擊退。
孔有德見狀,一聲令下,陣中推出數尊紅衣大炮,炮口直指橋頭,李元胤識得厲害,知道這種大炮射程可達千步之外,便和張晨楓領兵退去。
待清軍大隊紛紛上前搭建便橋,他們卻又從樹林呼嘯而出,偵察連士兵馬不停蹄,一邊策馬一邊開火,李元胤的騎兵甚至沖至百步以內,紛紛拉弓搭箭射向清軍,直殺得河邊清軍血染小河,橫七豎八的尸體躺滿了河堤。
待孔有德指揮騎兵欲上前搏殺,李元胤軍卻又一個呼哨,撥轉馬頭急速退去,斷后的偵察連士兵一邊逃跑一邊還向后射擊,那些追得快的清軍士兵又白白送了命。
如此反復數次,清軍不斷遭受打擊,卻又追不上明軍,孔有德氣得鼻子都歪了,看到明軍總共才一千來人,根本沒有后續援軍,怒令騎兵營冒死追擊,不顧傷亡緊緊咬著明軍尾巴不放。
就這樣,明軍逃一陣停一陣,清軍也追追停停,兩支隊伍就像貓追老鼠,或者老鼠戲貓,隔著數百米跑一陣停一陣,逐漸向賓陽方向而去。
后面清軍大隊也加快行軍速度緊隨而行,因為已是平原地帶,只半天功夫便追到了五十里外的賓陽縣城。
此時的賓陽已是一座空城,早在賓州城失陷之時,賓陽百姓便已逃散一空,大多逃入十多里外的古陋山深山中躲避戰火去了,原先駐扎于此的一支明軍也聞風而逃,退至古陋山中昆侖關方向去了。
李元胤和張晨楓依計而行,繞城而過,徑直退向十里外的新橋鎮古陋山口,李元胤指揮騎兵列陣于山口外,偵察連和機炮排士兵則立即上山,搶占山口兩側制高點,六挺機槍和兩門迫擊炮迅速構筑射擊陣地,備好彈藥坐等清軍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