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歷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奮著述,尤其精通農學,不僅著有《崇禎歷書》和《農政書》等著作,還努力翻譯了西方的《幾何原本》、《泰西水法》、《測量法義》等科技書籍。
可惜的是,歷史并沒有給漢人中國自救的機會,當時的明朝已經是朝不保夕了,餓得嗷嗷叫的農民已經在到處流竄造反。
崇禎自縊殉國前一年,偉大的科學家、經典物理學的創立者——艾薩克?牛頓,出生于英格蘭林肯郡的一個自耕農民家庭,他成年以后成為了物理學的偉人,創立了一個氣勢恢弘的物理王國,其影響至今仍然十分深遠。
而明朝滅亡以后的第三年,德國的數學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茲于1646年出生……當西方在明朝滅亡之后的數十年中,終于進入了科技革命盛時期,滿清時期的科技發展卻開始一蹶不振,甚至大幅倒退。
縱觀滿清的歷代皇帝,不僅沒一個能做到政治清明的,就連“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這樣的詩句,都能成為大興文字獄、清洗漢族讀書人的借口。
而且,他們因在馬上奪得了天下而自詡滿騎天下無敵,尤其當滅掉三藩之亂,平定邊疆后,就覺得放眼海內再無敵手,不再重視火炮的鑄造和研發了,因而狂妄自大到視火器為累贅而束之高閣,實行了非常嚴格的火器控制。
后來人們發現,故宮乾隆藏品里的葡萄牙火器,竟然比清末咸豐時期清軍裝備的火器要更先進。
他們以天朝自居,閉關鎖國幾百年,不僅整個中國的社會生產力沒任何進步,科技實力反而是大幅倒退的,而且,對世界局勢的認識,更是愚昧到了可笑的地步。
林嘯記得在穿越前曾讀過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明朝萬歷年間,意大利教士利瑪竇曾在中國為朝廷編繪過一份名叫《坤輿萬國圖》的世界地圖,這幅地圖上已經明確標明了包括南美洲在內的世界諸國位置。
然而,自滿清入關以后,就怪事連連,一些明朝已經具備的知識,在清朝居然成為了“荒渺莫考”的傳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張廷玉所編的《明史》中,雖然錄有“意大里亞”、“佛郎機”、“和蘭”和“呂宋”等四個與歐洲國家有關的名稱,但也只知在“大西洋”中。后來經過禮部官員“查證”,更是說只有“西洋瑣里國”而無“大西洋”的記載,因而這個“大西洋”的信息最后變成“荒渺莫考”了……
至乾隆五十二年,紀曉嵐負責校訂的《清朝文獻通考》和《四夷考》中竟然認為,明人甘受利瑪竇之流奸佞小人的侮慢蒙騙而不自覺,認為利瑪竇將歐洲譯為“歐羅巴”,用字就有夸大之嫌;而將亞洲譯為“亞細亞”,用心更為險惡,“亞”者,有“次”、“丑”、“細”、“微”等意,可見這分明是在侮辱國人……真不知道電視上成天吹捧紀曉嵐是為了什么?
而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道光皇帝更是直到戰敗才想起讓人打聽英國到底在什么地方,可明朝時期的《坤輿萬國圖》中早已清楚地標明了英國的所在位置以及遠來中國的航線。
道光時期都已經是如此這般的慘相了,可到了光緒年間卻還鬧出了更大的笑話。
當時的權臣徐桐,竟決不相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存在,認為是英、法胡諂出來的國名,目的是用虛假的國名在談判桌上來冒領更多的賠款,是英國和法國貪得無厭的表現……明朝時期的利瑪竇、徐光啟等人的努力真可謂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