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性質和實權王的兵權。
康熙削藩激起了三順王之亂,雍正則把八旗子弟徹底變成了屯墾的老農,因此在君權越來越強的同時,清軍的戰斗力便也急劇下滑。
康熙時代,清軍沒有絕對兵力優勢就已經打不了勝仗了,而到了雍正、乾隆時更是經常在絕對兵力優勢下輸得脫褲子,至于晚晴時期那種鴉片兵就更別提了,這在動輒以少勝多,幾乎戰無不勝的皇太極和多爾袞時代是無法想象的。
由此可見,任何一支軍隊,沒有子弟兵意識,沒有保家衛國的崇高理想,只靠利益的誘惑,是維持不久的,在此背景下,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永遠只是統??治者一廂情愿的妄想……
……
隨著清軍數十門輕重火炮的吼叫聲響起,焦璉的明軍幾乎馬上崩潰……
由于隊形過于密集,每一顆帶著煙火的鐵彈,呼嘯著落入人群時,都會帶來巨大的傷亡,一時間陣中血肉橫飛,慘不忍睹,怒罵、哭叫與哀嚎聲充斥曠野……
焦璉見狀,雙眼紅得就像要滴出血來,拖著已經虛弱不堪的身軀,聲嘶力竭地呼叫著疏散隊形,親自指揮騎兵和燧發槍兵向外圍的清軍包圍圈突擊,好讓密集整隊的火繩槍兵有足夠的疏散空間。
好在清軍也被炮火誤傷不少,倒是也爭先恐后地后撤至安距離,包圍圈漸漸地松散了許多。
饒是如此,當清軍的大批輕型虎蹲炮兵,冒著明軍燧發槍的彈雨,靠近到了包圍圈前沿開炮后,一片片成扇面狀噴射而出的鐵塊和石子,仍然造成了明軍外圍騎兵的大量傷亡,不斷有明軍成排成片的中彈倒下……
當一門正對著焦璉的虎蹲炮成功發炮,一大片黑乎乎的炮子噴射入騎兵陣中的時候,正親自帶隊沖鋒的焦璉,頃刻間身中數枚鐵子,隨著鮮血的飚射,焦璉終于應聲栽落馬下……
正在不遠處組織沖擊的白英見狀,睚眥欲裂,帶了數名親兵嘶吼著奮不顧身地搶上前來,把暈厥在地的焦璉搶至身后燧發槍兵陣中,立即叫過醫護親兵上前救治。
同樣已是渾身是血的白英搖晃著站起身來,環顧四周,觸目所及,滿地都是殘肢斷臂,以及呻吟的傷兵。
那些還咬牙站著、蹲著射擊的,也已經不成隊形,每時每刻都有人倒下……
而外圍的清軍,看似步步為營,明軍沖他們就退,但明軍一退他們又逼上前來,包圍圈依然完整。
在火炮的幫助下,他們只是惜命,沒必要再硬拼而已。
看情形,恐怕連突圍的機會都沒有了,照此下去,用不了多久,以步卒為主的三千人,終將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