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璧與王興,剛開始起兵于恩平縣,后因清軍相繼攻陷各處,恩平很快成為一座孤城,王興便留下部將薛子良在恩平城附近與敵周旋,自己率兩千余主力退守海邊鄉村尋求發展。
一番波折后,他們把老營建在了新寧縣汶村,這是個筑有堅固石質城桓、挖有寬達數丈壕溝的海邊古城堡,地理位置也極好,離陳奇策的下川島只有不到五十里,因而兩軍聯絡頻繁,常常配合作戰。
王興在汶村一帶務農積粟,大力發展鹽業,建倉庫鑄刀槍,構筑溝壘,又禮賢下士很得人心,新寧南部的廣大鄉村紛紛附明,都組織力量支援他們,經過半年多時間的經營,這里成了一個擁有新寧、恩平兩縣南部地區的敵后根據地。
對于去年神秘現身的琴川侯林嘯,及其所部討虜軍在廣西各地的一系列戰績,苦苦支撐中的連城璧他們早有聽聞,將信將疑之間,對其強大的戰斗力已然心生神往。
去年末,尚之信和耿繼茂大舉西征,沒多久即兵敗身亡,喪魂失魄的清軍殘兵逃回廣東時,連城璧和王興終于相信了傳言,振奮之余趁亂出兵,一舉光復了恩平縣城。
新年剛過,夏博敏的東征攻勢一開始,就以閃電般的速度席卷廉州、雷州和高州,其南路軍前鋒一路勢如破竹,才半個月就已攻至新會縣,準備拿下新會后沿西江一路北上,兵鋒直指肇慶府身后。
尚可喜急命各地清軍向肇慶、廣州收縮,守備各縣城的韃子兵逃得比兔子還快,王興聞訊趁勢反攻迎接大軍,短短半個月便連下恩平、陽江、陽春三縣,一時間聲勢大振,手下隊伍迅速擴充到了七千余眾。
連城璧是個心思敏銳而細膩之人,當夏博敏的南路軍主力陸續經過恩平之時,他一直在暗中觀察這支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隊伍。
他發現,這是一支完與眾不同的新式軍隊。
他們官兵平等,無論軍官士兵個個氣宇軒昂,身洋溢著一股從骨子里透出的蓬勃活力;他們的穿著裝扮十分怪異卻異常輕便,手中武器是從未見過的連發火槍;他們的軍紀更是無比的嚴明,所過之處不僅秋毫無犯,反而不斷用軍糧來救濟那些餓肚子的流民。
“能喊出‘凍死不拆房,餓死不搶糧’口號的軍隊,是一不可戰勝的隊伍啊……歷史上,恐怕只有傳說中的岳家軍,方能做到這個樣子吧?”連城璧震撼之余,深為感嘆。
派人詳細打探一番后,連城璧覺得,眼下恐怕只有這支討虜軍,才有掀翻韃子,一路復國的希望。
他們的首領琴川侯,不僅是御賜的討虜將軍,還是可以開設幕府的大都督,若是讓自己麾下這數千子弟,聽從琴川侯的號令,算不上不忠吧?
而自己區區副都御史的身份,還是與朝廷失聯已久之身,本就是臨危受命才勉為其難帶的兵,若能早日卸下肩上的這副千鈞重擔,哪怕從此做個閑人,自己也是安心了的。
而連城璧身邊的王興等諸將,更是因連續苦戰數月之久,而極度渴望打幾個揚眉吐氣的大勝仗,因而對這支面對人多勢眾的韃子兵而如入無人之境的神勇之師,早已心生仰慕。
為數千子弟的長久出路考慮,連城璧和王興決定加入討虜軍的行列,唯有如此,他們手下的那些兄弟,才不至流血流汗又流淚。
要是在反清復明的大局中,能夠積累戰功掙得一官半職,也算是為子孫后代謀了個光明的前程。
經過聯絡之后,夏博敏便應邀來到了汶村。
甫一見面,為了反客為主,省得那些驕兵悍將三心二意,夏博敏不免露了幾手,讓他們見識了一下自己以及麾下戰士的強悍程度,自然把王興以下一干兵將給徹底鎮住。
一番詳談之下,連城璧與王興決心已下,不僅軍聽從琴川侯將令,還說服了下川島的陳奇策,帶著他的水師一同加入討虜軍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