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正站在后臺,靜靜地看著這一幕。
他沒有看到人群中的林嘯,百姓們的表情卻清清楚楚地落入眼中,那久違的自信與豪情,今日終于在他們臉上重現……
是以,他不僅未出面維持秩序,還深感欣慰。
他知道,比起免費的大戲,百姓們更需要的,是信心,是振奮。
能給他們這一切的,不是臺上的戲,而是軍隊,是國家給他們的希望,這希望,正融在他們那震天的歡呼聲中……
而這,正是他這個文官力所能及的,也是他應該給予琴川侯林嘯的回報。
連城璧是個聰明人,他深知,林嘯等人打下的地盤,名義上都歸大明朝廷節制,但實際上,永歷小朝廷根本無力染指。
小朝廷積貧積弱,底子薄得還不如一個富商,行都南寧的國庫里,空得能餓死老鼠,就連一干朝臣的薪俸,一直以來,都要靠李定國、鄭成功等人上貢,如今,則靠林嘯給予接濟。
因此,但凡有些實力的軍閥,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反清復明的大旗,其實個個緊守著自己的地盤,各級官吏都是他們自己的人,朝廷壓根只能干瞪眼,完水潑不進,針插不入。
更何況,天天跟在皇上身邊的那一眾朝臣,也著實讓人失望。
早在廣東苦苦堅守之時,連城璧便已聽聞朝中盛行賣官鬻爵,小小的地盤上到處都是王侯,爵爺大將軍更是遍地都是,搞得那些人驕橫跋扈,稍不順心便翻臉反噬,大肆劫掠。
如此行止,能有什么希望?難怪孫可望等人會做它想。
生逢亂世,東奔西走之下,連城璧見多了餓殍,見多了絕望,長久以來,他的心都快要麻木了。
“士為知己者死”,如今他想好了,既然得遇明主,能給他一個施展才干的機會,他便只緊著良心做事,只愿力保一塊凈土,佑護一方百姓,其余的,顧不得那許多了。
此番進城前,連城璧東奔西走,網羅了數十個志同道合之人,決心一展抱負,將余生獻給廣東百姓。
……
今日,尚可喜以下,大大小小的漢奸均已伏誅,連城璧認為人心已鼓。
接下來,他的主要精力,便是力幫助百姓渡過青黃不接的春季,并重新建立里甲制度,盡快恢復生產。
當然,他知道,這件事說說容易,做起來卻已很難。
與數年前相比,廣東省的人口,早已大為凋敝,沿海的幾處平原還略好一點,在廣袤的粵北山區,甚至出現了百里無人煙的慘淡景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