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大局已定后,怎么對付南明小朝廷的那幫混混,在百姓們看來,那就是漢人政權內部的家事了。
在林嘯看來,到了那時,哪怕李定國們不再愿意和他合作,甚至為了朝廷那幫人與他分道揚鑣翻臉成仇,他也不忍看到他們出師未捷身先死。
真到那時,無論如何也要給他們選擇陣營的機會吧?
畢竟,鄭成功、李定國和焦璉都是大義凜然的民族英雄,他們可是代表了我華夏民族的脊梁,在這個世道下,鐵骨錚錚、威武不屈的人實在太少了。
事實上,真到萬不得已,林嘯一點都不擔心他們能有什么威脅——他們自己造不出子彈。
沒了彈藥,再好的槍支都不及一根燒火棍。
……
當然,林嘯還是有一點點私心的——如果能繳獲到尼德蘭人的炮船,他是打算據為己有,不愿意交給鄭成功的。
要知道,尼德蘭人的造船水平暫時領先世界,他們的每一條海船都老值錢了,而鄭成功的艦隊足夠龐大了,不缺這幾條船。
一個國家,向海而興,背海而衰,這是歷史的反復昭示。
雖然,中華民族從來都是愛好和平的,當年鄭和下西洋帶去的不是戰爭,而是瓷器和絲綢,以及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帶回來的也并非掠奪的財寶,而是通過公平交易獲得的微薄收益。
但是,近代的中國因海而傷、有海無防,西方列強動不動就憑著堅船利炮,轟我國門,侵我熱土,蹂躪我同胞兄弟,這是血的教訓!
因此,在林嘯的心目中,中華民族要重新崛起,必須有一支強大軍隊,尤其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作為堅實后盾,來粉碎西方白皮豬們對東方熱土的覬覦,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
海軍是戰略性軍種,在國家安和發展的局中,具有最為重要的地位,既然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那就需要許多許多的大型鐵甲戰艦馳騁大洋,傲視屑小。
然而,所謂“十年陸軍,百年海軍”,海軍的建設周期特別的長,一支海軍要走向強大,需要背后無數人的埋頭苦干、奮力拼搏。
而這一切,還只是剛剛開始,任重道遠。
在鐵甲戰艦問世前,林嘯需要風帆炮船,以及大量的運輸船。
即便到了以后,我們的海軍壯大了,我們的商船隊伍也需要大海船呀——林嘯還指望著它們來往穿梭于世界各地,賺錢養軍呢。
……
此刻,咱們這邊正熱熱鬧鬧的整軍備戰,在海峽的對岸,有一個人卻正憂心忡忡,每天都在心驚肉跳中過日子。
這個人,便是尼德蘭東印度公司派駐“福爾摩沙”的最高長官——總督尼古拉斯?費爾堡(nioes verh)。
nsa)這個詞,來源于葡萄牙語,意為“美麗之島”,其實指的就是大員,是這個時代西方人對臺灣的稱呼。
尼古拉斯?費爾堡是在前年剛剛接替前任總督歐瓦特,由巴達維亞出發,前來大員就任總督的。
由于種種復雜的原因,大員總督的任期都不長,期間最長的一位也只有四年任期,最短命的一任總督只干了一年。
自從他的前輩馬丁內斯?宋克,于1624年就任首任總督以來,二十七年間,到他為止已經是第十任總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