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前不蓋鍋蓋的話,不是更浪費柴火?
“有的,小鍋蓋都帶回家的,”
村長第一次露出了笑意,接著說道,“大鐵鍋的鍋蓋,可有講究了……”
原來,因鹽田有大有小,且有許多是祖輩傳下來的,便有族親合伙煮鹽,大家一起開工,納潮、制鹵、煎煮都一起干,最后出了鹽按丁口分成。ii
為了防止某一家私下開工而造成矛盾,他們便預先訂立君子約定,將一整塊鐵質鍋蓋分成數塊各自保存,只有開煮的那天,大家才將鍋蓋取出合攏……
聽他這般解釋,林嘯不禁啞然失笑。
看來,古代的勞動人民非但勤勞,還有著無窮的智慧。
他們在如此落后的技術條件下,用這么原始的勞作方式,也能將生產效率發揮到極致,就連平日里的一些勞動糾紛,也想盡辦法,有著自己獨特的處理方式……
不遠處有一個棚子,村長說這是存放工具的。
出于對古代鹽田工具的好奇,林嘯便過去看了看,里面堆著許多工具,模樣和想象中的差不了多少。
林嘯試了試那耙地的木耙子,發現比他在后世農村見過的,用來耙稻谷用的那種要沉得多。ii
看來,古代的加工能力確實落后,只能用最笨重的方法來制造,炎炎夏日,拖著這么重的工具在毒辣的太陽下勞作,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
他走近一個鹵水池,池子里只有少量的鹵水,池壁上卻凝結著一層白花花的鹽,晶瑩透亮的煞是好看,而且非常的細膩,看起來,很象后世鹽廠制出的精鹽。
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海鹽沒有經過精制工藝就能達到這個水平,起碼在他是從沒見到過,這次一路采購到的,就是顆粒很大的粗鹽。
他伸出手指輕輕一刮,蘸了一點放入口中,感覺比后世的細鹽要淡一些,入口即化,鹽香濃郁。
“不知道氯化鈉的含量怎么樣……”
沒有后世的各種儀器,這當然分析不了,不過林嘯暗想,要是能大批量出產就好了,就憑這種鹽的賣相,何愁不是搶手貨。
但是,這么好的一個地方居然如此的窮困,實在是太過分了。
“果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啊……”
正發著感慨,忽然看到有一行人也在向鹽田走來,為首一人還騎著馬--這在本地是很少見的事情。
這人后面,尾隨著十多個青衣小帽的人物,施村長一看,臉上立刻浮出既害怕又厭惡的神情,他轉頭對林嘯說“老爺,是翟大戶來了,場商。”
“場商?”
“嗯,嗯……”
村長似乎很懼怕這個場商,連多和他說一句的功夫都沒有,就匆匆的迎了上去,叉手行禮,彎腰弓背,態度十分恭敬……
林嘯不明白這個翟大戶是什么人,按理來說,場商與灶戶之間并無從屬關系。
不過,從老村長如此恭敬又害怕的模樣來看,此人定非善類,十有八九是本地的土豪惡霸。
跟這種人直接打交道,他現在沒什么心思,也沒有興趣,于是干脆遠遠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