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修德連忙起身道謝。
“這有什么好客氣的,”
林嘯擺擺手,笑著說道,“坐,坐下說話。”
“各位的來意,我明白,”
林嘯自己也坐下,滿臉堆笑道,“咱們不繞圈子了,我喜歡直來直去。”
“首長吩咐便是,小人們聽著。”
“現在,村里有多少人?”
林嘯決定開門見山,“青壯和婦孺,各有多少?”
“大概……還有九百多人,主要是婦孺老幼,青壯們多半在外面躲著墾荒,都找回來的話,有四百多。”
“哦……”
林嘯略作沉吟。
不算外面的青壯,光村里就有九百多張嘴。
這樣的話,就算只喝稀粥,按最低的供應標準,每人每天至少半斤大米,一天就得消耗將近五百斤,省出來的這五千斤糧食,只夠他們吃十來天的。
另外,最好還要把外逃的青壯都請回來,還得把被抓去的人救回來……
看來,那個翟大戶,是非滅不可了!
既然僅剩的軍糧已經動不得了,那就只剩“打土豪”這最后一招了。
“方才,我承諾要給村里送糧食和衣服,”
林嘯看了看施修明父子,“眼下已經備好了,我們……先去看看?”
“走,去看看。”
壯漢施望晴是幾人中最沒有城府的,當即站起身,一臉的欣喜……
“這些糧食,足夠村人吃十天的,”
站在糧堆前,看著幾人滿是熱切的眼神,林嘯不失時機地道,“不過,我有言在先……”
“但憑首長吩咐……”
望著眼前堆成半人高的糧食,手里摩挲著一件半新的衣服,施修德的手微微發抖。
“鹽場必須馬上開工,煮出的鹽,我們現銀購買。”
“現銀……”
一聽這兩字,施修德目光一閃。
“每引現銀半兩,夠公道吧?”
“公道公道,”
施修德喉頭發顫,“小人……這便回去安排……”
“如果把青壯們都勸回來,每天能出多少鹽?”
“這個……”
父子幾人當下一核計,答道,“每天能出……兩千多斤。”
林嘯不急于表明什么,只是點點頭“嗯,不錯了。”
一天出一噸,按一年一百個曬鹽日來計算,等于是年產一百噸,這對不到四百勞力的手工勞作來說,的確不算少了。
即使到了后世,實現了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曬鹽依然是一種勞動量很大,極端艱苦的工作,遠不是想像中的,在海灘上挖一些蒸發池就可以批量出鹽那么簡單。
“老村長,”
沉吟片刻,他笑著對施修德說,“那就把青壯都勸回來吧,我們盡快開工?”
“是,小人明天便去叫人。”
“叔父,還是我去吧,”
施望晴見狀,趕緊出頭,“叔父年紀大了,村里也得留人……”
別的他不敢插嘴,這件事他卻自忖有用武之地,一是自己腿腳快,二是村里的年輕人,大多能賣他的面子。請百度一下“扔書網” 感謝親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