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們此時已經殺瘋了。明明是將,卻對手下士卒不管不顧,徑直沖到了亂局之中。
沒有這些都頭、十將的指揮,呼延灼的命令下來,執行效率十分低下。
梁山軍士卻在諸位頭領帶領下,緩緩將禁軍切成了三段,想要逐步將其蠶食。
呼延灼看著大軍現狀,心急如焚。
旁邊的副將彭杞提議道:“將軍,大軍已經亂了,一時難以扭轉局面,不如我等也直接沖殺過去,若是擒了晁蓋、宋江,梁山軍必亂。”
先鋒韓滔看著混亂如麻的戰場,看到了梁山中軍里的晁蓋、宋江,便附和道:“將軍當早做決斷,以此時的情況,不進便當退。這梁山軍中亦有高人,富貴兵們好大喜功,糾纏太久恐遭致大禍。”
呼延灼思忖許久,咬牙切齒道:“那便與反賊拼了。”
拔出縛于馬背上的一對鋼鞭,呼延灼與彭杞、韓滔率本部軍馬直沖向宋江、晁蓋兩人。
此時李逵也殺入了亂軍之中,宋江和晁蓋身旁就只有花榮一位頭領。
瞧見呼延灼加入了戰場,晁蓋與花榮相視著點頭,著百軍士,一同前去阻擊他。
亂軍之中,手持雙鞭的呼延灼所向披靡。座下踏雪烏騅極速奔馳,附近的梁山軍士盡數被揮來的鋼鞭擊飛。
花榮僅僅盯著他,彎弓搭箭許久,找準時機松開了手。
呼延灼正與沿途的梁山士卒廝殺,一時間未注意到一支箭正奔他腦袋而來。
箭矢臨近時,方才反應過來,急急低頭,那箭矢堪堪從頭上飛過。
驚駭過后,呼延灼轉頭看向了軍陣中拿著弓的花榮,縱馬向他奔去。
花榮怡然不懼,放下弓,挺槍與他戰到一處,銀槍與雙鞭不斷碰撞。
呼延灼使得是雙鞭,可謂攻守兼備,然而有時需要駕馭馬匹,鋼鞭長度不足,故而進攻的能力有所限制。
花榮利用這一點,與他保持距離纏斗,將他牽制在這里,讓他不能指揮全局的戰斗。
呼延灼卻是沒想到這人如此難纏,有些著急,開始后退。花榮見他想撤,急忙緊緊追著他。然而踏雪烏騅的速度之快,他的普通戰馬望塵莫及。。
呼延灼回軍之后,深知梁山軍并不像表面所呈現的那么簡單。他急忙叫人鳴金收兵。
鑼聲響起,軍令如山。殺得正酣的禁軍將士不得不開始撤退。然而富貴兵們心生不滿,一時間不愿后撤,領著部下繼續與梁山軍廝殺,卻不曾發現梁山軍已經隱隱將他們團團圍住。
呼延灼看著他們被圍,心生無奈,這些“富貴兵”們都有著不俗的背景,若是悉數死傷在這水泊梁山,他必然脫不了干系。
所以他只得高聲呼喊,組織起沒有許多沒有統領的散兵,伙同彭杞,韓滔一起殺了回去……
戰場境況已經十分焦灼,尸橫遍野,滿地鮮血。由于配合問題,禁軍將士的傷亡數量竟高于水泊梁山的軍隊。
呼延灼再次與前來阻擊的花榮戰到一起,身旁的彭杞,韓滔則與李逵、晁蓋等人戰到了一起。
許久過后,呼延灼環顧四周,發現彭杞、韓滔已經被梁山活捉,他也陷入了包圍之中。
卻聽軍陣中的宋江對他說道:“呼延將軍,下馬受降吧。如今的朝堂之上官官相護,荼毒百姓。我梁山好漢俱是義薄云天之士,心中所求不過大旗上的‘替天行道’四字。
我也看出了呼延將軍軍中上下分心的問題,想必就是朝堂上的奸人爭權奪利所致。呼延將軍,倘若你能加入我梁山,我等必以尊位相待。”
呼延灼本要震怒拒絕,卻見前方被圍的“富貴兵”們已經全部都被生擒了去。他若就此回去,必然被朝中各官員問罪,更有甚者,可能不得善終。
細細思慮了一番,呼延灼決定先假意投降,待得時機再反叛梁山,戴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