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何瓊來見郭弘,說九真觀沒有動靜,看來王家三兄弟已經將王紫陽死去的消息隱瞞了下來,暫時不必擔心。
她帶郭弘去了何府,見到她的祖母張老太君。
何家經過百多年傳承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本來何尊師、何應虛父子執掌九真觀,二人死后,觀產被司馬承禎的弟子王仙嶠走朝廷路線奪走,何家還有子弟在觀中做道士,他們家大業大,在九真觀旁建了一所宅邸。
王仙嶠死后,薛季昌的弟子田虛應掌權,到了田虛應晚年閉關琢磨五行拳的時候,何家聯絡張家、鄧家、軒轅家的道人,將田虛應的三個弟子馮惟良、徐靈府、陳寡言擠走,一舉奪取了九真觀和降真宮的控制權。
田虛應出關后,發現自己雖然名義上還是降真宮觀主,但已經被架空,于是去衡陽收劉元靖為關門弟子,傳下道法,不久后飄然東去,入天臺山與馮惟良等三位弟子一起建立天臺派。
如今田虛應和馮惟良等三人已經過世,天臺派由馮惟良的弟子葉藏質執掌,天臺派老二左元澤是徐靈府的弟子,老三劉介(劉處靜)是陳寡言的弟子,老四應夷節和老五沈觀外都是馮惟良的弟子,與老大葉藏質同一個師父(馮惟良收了一百多個徒弟,葉藏質、應夷節、沈觀外是其中最有名的)。
劉元靖是葉藏質等人的小師叔,道法有成,入衡山在九真觀附近鑿石室而居,名聲越來越大,終于被皇帝慕名請去長安,鍍金回來,奪回降真宮主之位,又利用王家與何家的世仇,讓王仙嶠的孫子王道遠出面,幫助自己的好友周混汙與何家爭奪九真觀。
鄧家、軒轅家被迫出走羅浮山,軒轅集、鄧元起都跟劉元靖有仇,直到后來趙歸真倡議建立扶教,才做中人化解了他們之間的恩怨,軒轅集成為護法,劉鄧二人成為真人,同舟共濟謀劃國事。
何家在劉元靖逆襲之后也分為東西兩支,原先的何府稱為東何。劉元靖奪回降真宮、九真觀,上一代的何觀主被取而代之,活活氣死,雙方成為死仇。
何登的父親何崖是何氏旁支,當年幫劉元靖開鑿石室,后來得到了很大回報,入降真宮成為僅次于觀主的道士,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府邸,被稱為西何。
東何恨劉元靖,遷怒何崖。
東西兩府是親戚,還沒有出五服,雖然有仇怨,族中逢年過節總要去宗祠集中,低頭不見抬頭見,相互之間也明爭暗斗了很久。
東府人多勢眾,西府方興未艾,雙方倒是勢均力敵。
何崖歲數大資格老,跟田虛應是同輩,死的時候都七十多了,也算高壽。
他死后得到從五品的追封,何氏西府由老太君張氏掌管,府中只有何登一個獨子,兒媳王氏是王道遠的小妹,生了二子三女,兩個兒子都去了王屋山學道,兩女出嫁到臨縣,第三代只剩下何歸真與何瓊,人丁單薄,也顯得有些冷清。
如今張老太君已經年過八旬,身體卻很好,精神矍鑠。
太君是一種官稱,一品官的妻子封國夫人,母親為國太夫人,三品官以上妻子封郡夫人,母親封郡太夫人,四品為郡君、郡太君,五品為縣君、縣太君。
張氏就是縣太君。
郭弘跟著何瓊去了后,張老太君很是開心,在她眼里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一本正經學大人說話,本身就太好笑了,這孩子沒發育完,長得又十分可愛,真是個開心果。
她在深宅大院里,還沒聽說放電小神仙的事,對待郭弘的態度很正常。
郭弘感覺很無奈,他只是尋常說話,為什么老太太總是笑個不停呢。
何瓊換了女裝出來,臉上施了淡淡的脂粉,白里透紅,眉眼畫了后顯得更大了,烏黑的頭發用白色的緞帶綁成兩個抓髻,一身白色的衣裙,上面繡著荷花,一看就是十分精致的人兒。
何瓊有一個貼身丫鬟,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