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后,就來到西面的掖庭宮。
掖庭宮很大,中部是是宮女居住和沒入宮的犯官妻女勞役之處,還有不得寵的妃嬪居住于此(就是所謂的冷宮)。
北面是太倉,存儲著大量糧食,供宮內食用。
東南是內侍省,設有宦官的各使司衙門。
太極宮稱為西內,到了唐高宗的時候,皇帝有風痹癥,覺得這里太潮濕,就大力營建大明宮,然后搬了過去,這一去就是兩百多年。
由于皇帝常年住在東內(大明宮),大部分宦官和中書省、門下省等文官衙門都搬了過去。
西內這邊只留少量人維護,皇帝如果在大明宮住膩了,也許會過來玩兩天,這邊的殿閣就會啟用。
王守琦是為數不多的留守人員,內府局是內侍省六局之一,掌管內庫出納以及宮中供應燈燭、湯沐、張設等事。
內府局有兩名正八品下內府局令,兩名正九品下內府局丞,而王守琦就是九品內府局丞之一,是內府局的三、四把手。
皇帝和眾妃嬪都住在大明宮,其他的兩位內府局令和一位內府局丞自然要前去伺候,比較繁忙。他這個邊緣人就留在這里養老。
內府局丞下面還有書令史二人,書吏、典史、掌固各四人,典事六人。
現在留著西內的只有一名掌固和一名典事,還有幾十個沒有品級的白身。
宮中有宦官四千余人,只有千余人有品級,其余三千人都是雜役(白身)。
郭弘穿的就是雜役服飾,而且歲數不大,不會引人懷疑,看到的人都以為是新入宮的白身,根本不會在意。
只要宮中有人接引,即使是貧寒人家,也可以把孩子送入宮中。
但王守琦告訴郭弘,宦官的權力都集中在幾個大家族手中,他們最初的祖先是從世家豪族中來的,比如王守琦自己所在的王家真的就是太原王氏的后人,飛龍使楊欽義祖上是弘農楊氏,左軍中尉馬元贄祖上是扶風馬氏,高力士是南朝陳國冼夫人的后裔……
ps:
歷史人物:王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