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能夠把鋼融化成鋼水的程度。
何志遠看著這侯東明他們忙碌的身影心里想道:看來這臨門一腳還是由我來踢了。但現在造出合格的燧發槍是最緊迫的,還沒有時間探索試驗新的煉鋼的方法。但稍微改進一下還是可以的。
于是他就問侯東明:“侯師傅,你現在是準備用煤炭煉鐵是嗎?”
“對,現在無論是官窯還是私窯都是用煤炭煉鐵。何公子可是有好的辦法?”侯東明知道何志遠的名聲,所以才有此一問。
“現在還來不及大的改進,但小改進還是可以做到。侯師傅,以后不要用煤炭作燃料了,改用木炭吧。”何志遠說道。
“木炭太貴了,成本會高出很多。聽我爺爺說過,用木炭煉出的鐵確實好,硬度合適,用來作大炮和火銃不易炸膛。但現在朝廷經費緊張,哪里用起木炭。”侯東明說道。
看來大明的工匠是知道用木炭煉鐵的好處,但因為成本的問題,只能用煤炭煉鐵。想想為了節省成本,煉出質量差的鋼鐵,最后因為大炮炸膛、火銃炸膛導致戰爭失敗,這是何等的悲哀!
“侯師傅,銀子的問題你不用擔心,需要什么你盡管開口說,只要能煉出質量好的鋼鐵。我的要求是用來造大炮、火槍不能炸膛。”何志遠對侯東明說道。
“何公子,您放心。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保證煉出的鐵造出火銃大炮不會炸膛!”
何志遠點點頭,然后說道:“侯師傅,我再教你一種煉鋼方法。叫做坩堝煉鋼。用這種方法可以煉出各種質的鋼材,缺點就是產量太低了,但現在只需要幾萬斤就夠了。”
“何公子,您說的坩堝是否就是方爐練鋼?我知道那種方法,但只能熔化鐵,不能熔化鋼,主要還是爐溫達不到。”侯東明說道。
“侯師傅真不愧是我州的煉鐵大匠,你說沒錯,坩堝就是你說的方爐。不過我說的坩堝所用的材質與方爐不一樣,現在何家鎮的玻璃作坊內已經用這種坩堝了。你明天去玻璃作坊看看,帶一批坩堝回來,順便看看他們熔煉爐的建造方法和鼓風方法。再與那邊的宋師傅交流一下,相信會有很多收獲的。”何志遠對侯師傅說道。
“謝謝何公子的指點,我明天就帶人過去學習。”侯東明聽說可以去何家鎮學習,當然高興。他早就聽說何家鎮的玻璃作坊新式熔爐和鼓風方式了。但玻璃作坊屬于私人作坊,沒有何志遠的許可,外人是不能進去的。
接著何志遠把坩堝煉鋼的基本方法告訴侯東明。之后他看到了熔煉爐旁邊的已經支起的一排排的砧臺。這時他才想起,這個時代煉鐵的一個必要步驟就是放在砧臺上用錘反復敲打,費時費力,效率還低。他不禁自責,守在沭河邊上,好好的水資源不用,太可惜了。
于是,他拿出隨身帶著的鉛筆和紙,畫出一幅水力鍛壓機的示意圖。告訴侯東明,找來工匠先建造一臺水力鍛壓機試驗一下。
他畫的這臺水力鍛壓機是十六世紀歐洲所使用的水力鍛壓機,結構還是非常復雜的。
侯東明看著眼前的示意圖,不禁有些茫然:“這么復雜的機械能造得出來嗎?”
“再復雜也能造得出來,只不過費些時間而已。這種機械是叫水力鍛壓機,可以代替人力對鐵塊進行反復鍛壓。”何志遠解釋道。
侯東明被何志遠的這一舉動驚為天人。這么的復雜的機械他也能想得出來,而且隨手可以畫出來。作為一個煉鐵的工匠,他太明白鍛造的重要性了,熟鐵只有經過反復敲打,才能得到高質的鋼,正所謂千錘百煉。
但是這種人力掄大錘的方式效率很低,如果這個水力鍛壓機真的能造出來,這效率能提高十幾倍也不止。
何志遠對水力鍛壓機的建造作了一些具體的說明之后,便離開了煉鋼廠。
現在火器廠還遲遲沒有開工,他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