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站在一邊,看到那位仆人織布的速度,一臉的不要相信。xllgz就連那位仆人一邊織布,一邊也嘖嘖稱奇。
陳氏去年還在家織過布,只不過現在條件優越了,才把這個活計放下。但那也是織了十幾年布的老手了,并且以前自己織布速度要快于一般人,這一點一直是她驕傲于別人的地方。但她卻從來沒有想過,不靠經驗而靠機器的力量,織布可以這么快,而且還能織出這么寬的棉布。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陳氏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世界上還有這么奇妙的機器。
陳氏望著何志遠新發明的這架織布機,嘆息一聲對何志遠埋怨道“與這個織布機相比,我這十幾年的勞碌不都成了笨功夫了,你要是早發明出這種織布機,自己織布的產量不是要多出幾倍嗎?那咱們不是還多賺些銀子?”
何志遠笑著答道“娘,您糊涂了。那時候我不是弄出肥皂嗎?賺錢不是比這織布機多幾十倍?”
陳氏仔細一想是這個理,還是發明出肥皂賺得多,自然也就不再埋怨了。
織布機試驗成功,何志遠就要開始準備建設紡織作坊了,或者叫紡織廠更為合適一些。因為他要建設一個擁有五百臺織布機,一千五百名工作的大作坊。一千五百人三班輪流織布,每個班五百人連續工作四個時辰。
何志遠大體上核算了一下,一臺織布機大約需要四兩銀子,五百臺織布機還不過才兩千兩銀子,這對于現在財大氣粗的何志遠來說算不了什么。至于場地,何志遠早就想好了,直接建在何家鎮的城北,那里還有何家的幾百畝的土地,都是澆不上水的旱地,每年就收一季谷子,而且收成也不好,正好用來建設廠房。
不過現在土地還沒有解凍,根本無法動土,要建設廠房還要再等幾天。但是該準備的材料都要事先準備好了。等過了雨水節氣,天氣逐漸暖和后就可以破土動工了。不過到那時城墻的修建、機械廠的修建都要開始動工,勞動力又開始短缺。好在到那時災民也差不多就到了,正好可以利用這批勞動力。
至于給災民臨時居住的草棚,過了上元節之后就開始動工了。因為是臨時建筑,不需要用怕凍的水泥,用泥巴就開以。所以用火燒化凍土,刨開土打好地基就可以動工了。
那五百臺織布機就讓軸承作坊的十位工匠就可以做完,畢竟這種織布機用鋼鐵的部分不多,一個月打造出來就可以。織布機的木工制造部分全部讓王木匠找人來做,因為這部分除了比普通的織機寬一倍以外,其他的就沒有多少保密可言。只需讓王木匠找人公開打造就可以了。
安排完這些事情之后,何志遠就開始尋找合適的棉紗供貨商和棉布收購商了。在莒州的市場上小的棉紗供貨商,棉布收購商有很多,何志遠的母親就認識。不過這些商人是小零售商,買貨賣貨都是零售價,商在他們手上進出都要被賺取一定的利潤,這對大規模經營的何志遠來說就十分不劃算了。
所以他要找到大的批發商,最小化商買賣之間的差價。
紡織行業何志遠并不熟悉,所以他還是去找周拂柳,讓她從中打聽棉紗經銷商和布匹收購商。
如今的周拂柳也是忙得團團轉,她既要忙周記百貨的生意,還兼著職業技術學院的事情,過了年后,何志遠也沒有見她幾次。
來到周記百貨,竟然沒有找到周拂柳,一問才知道,她今天去了州學。原來這幾天正是職業技術學院開學的日子,事情非常多,所以在那邊的時間多一些。
離開周記百貨,何志遠又帶著嚴紀海來到州學內。還沒進學宮的大門,就看見一些讀人打扮的年輕人背著行李往里走。何志遠與嚴紀海都非常年輕,從氣質上看就像個讀人,所以他們兩人直接往里走,沒有人覺得不妥。等他們剛進門,就聽見門口有人叫道“何公子請留步。”
何志遠停下腳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