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說著,不聲不響地掃了下冉護國的數據。
姓名冉護國
年齡60
統御94
武力88
智力74
政治62
魅力71
忠誠100(天子趙翌)
特長(無)
這衛將軍竟然不是太子之人?趙明心中暗自一驚,又一喜。
兩人做坐定之后,冉護國說道“武王家學淵源,對目前之局,可有指教?”
這是要試探試探我?
趙明搖頭答道“孤王剛剛才趕到,于局勢一無所知,哪里能有什么指教?”
冉護國聽罷,便將當下局勢結合地圖說了一遍。
眼下河東大營已經云集了三十多萬各地援軍,而匈奴也在西河、太原、樂平陳兵超過二十萬,晉陽被圍已經快一個月了,上黨郡也丟了大半個,戰線一路退到壺關才算守住。而平陽與上黨差不多,丟了半個,眼下平陽縣也被圍了,若平陽縣再丟了,與晉陽之間便算完全失去了聯系。
趙明聽罷,說道“不知衛將軍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冉護國正色道“平陽、壺關一線絕不可再失,眼下雖有三十多萬大軍,但未經整合,戰力堪憂,只有派幾支精銳之兵先行增援二地,待整合大軍之后,再做計較。”
趙明點點頭,老成之言,非常穩妥,不愧是衛將軍,并沒有因為戰局糜爛而焦躁。
想到此,趙明說道“衛將軍之言甚是,我軍來自各地,比那胡人之兵更為博雜,急切之間難以形成戰力,目前只有穩守,方為上策,只是晉陽方面……”
防守戰最怕的就是看不見希望,若是長時間不增援晉陽,恐怕軍心有變。
冉護國點頭道“本將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只是以我等目前之力愛莫能助啊,此戰兇險異常,若打得好,或可保住平陽、上黨,若打不好,恐怕……此事還需武王鼎力相助。”
得!趙明暗道這是讓我表態啊。
在武王這個頭銜面前,哪怕冉護國是衛將軍,也不敢任意驅策武王。
趙明說道“衛將軍成名數十年,又是朝廷親封的大帥,孤王雖是武王,但決不敢在將軍面前造次,將軍但有驅策,孤王怎敢不從?”
嘴上雖這么說,但趙明心里卻嘀咕著你敢讓我當炮灰試試。
冉護國點頭道“本將便在這里謝過武王,本將這里倒是有幾個任務,武王可任選一個。”
武王就是武王吶,待遇就是不同,趙明瞬間覺得自己的逼格無限高大上。你看看,在幾十萬大軍的大戰之中,任選一個任務執行。
這衛將軍可真夠給面子的。
想到這,趙明道“衛將軍請吩咐。”
冉護國道“其一,我河東大營眼下各郡之兵甚雜,號令、法紀難以統一執行,武王之名威震天下,可為我軍中虞候,監管執行我軍中號令、軍法,定使各營心服口服,不敢生亂。”
趙明心說這活兒看似威風,卻是得罪人的事情,不可接。
冉護國又道“其二,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我河東大營三十多萬兵馬,所需糧草何等巨萬,糧草之事,不可草率,唯武王可以勝任。”
趙明暗道這意思就是把我支開,別給他添亂就行了,打個醬油,勝也好,敗也好,與我無關。
冉護國繼續道“其三,平陽縣被圍,匈奴圍而不攻,意圖圍點打援。本將雖知道匈奴之意,但平陽王趙琥被困其中,不可不救。五日前,本將曾派出三萬人馬前往,卻大敗而回,本將準備再組織一支援軍,需一大將帶領,不知武王可有意愿?”
平陽王趙琥,乃是當今天子之弟,算輩份也是趙明的爺爺輩了。
趙明暗自思慮一番,不敢妄下決斷,先問道“可知平陽方面有多少匈奴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