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哪里話,昨日我手下那混賬官員居然沒有前來稟報大相已經到了長安,致使本官不能及時出城相迎,本官才需要請大相見諒則個。”
王珪一臉愧疚的說著,他是真愧疚,雖然敵對之國謀略之攻合乎情理,但是昨天他們的行為有失大國風度,也不和儒家的禮教。
“王老大人這話叫祿東贊愧不敢當,本相不過是帶護送公主游歷大唐,如何當得起堂堂禮部尚書親自迎接?”
祿東贊說著延手請二人入座,只說公主游歷絕口不提和親之事。
“昨日之事皆是我禮部官員之錯,兩國結親實屬福澤萬民之好事,還請大相萬勿因一時之氣憤而壞了這等好事。”
王珪誠懇的說著,昨天試探不出東西來,今天就得來賠禮道歉了。
“哈哈哈……”
祿東贊突然放聲大笑,猛地收聲看著王珪義正言辭的說道“吐蕃為兩國之和睦再三請親,你大唐惜皇女再三拒絕,我吐蕃只能做下荒唐之舉,提出將四歲的皇女嫁到長安來。可你大唐欺人太甚,吐蕃長公主地位何等尊崇?公主殿下若是不喜,我們大王會不惜興兵百萬只求公主一笑。
公主駕到代表著兩國刀戈不興,這是何等重要?你大唐縱然沒有百官相迎,也不該派一個不入流的官員羞辱殿下。若是你們沒有沒有誠意,本相不日便會護送公主回吐蕃,今后絕不自取其辱提什么和親,說什么為兩國百姓謀福祉。”
祿東贊的話讓王珪和長孫無忌作難,祿東贊從頭到尾都占著個理字,這是宣揚出去,連大唐的百姓都不會站在他們這邊。
更重要的是祿東贊話里的意思很明顯,若是不能和親那就沒有和平,而毀了和平的是大唐的官員,是大唐羞辱了吐蕃,吐蕃有理由興兵犯境,而邊境的將士每死一個人都要算他們兩個頭上。
“大相之憤慨本官十分理解,那小官員不明上意自作主張,實屬可惡。想必是本官命他日日在長安城外等候,令他心生不岔,故此公主到來之時他才沒有通報本官,鬧出這等誤會。本官命他在城外等候也是以示隆重,這個過往行人和吐蕃的商人也是能作證的,不信大相可以召見在長安的族人……”
“這個就不必了,吐蕃與公主顏面掃地,本相只想知道大唐打算如何補救?”
祿東贊揮手打斷了王珪的話,他才不會估計王珪的地位和年紀,說的盡是廢話,聽著就讓人生煩。
“那官員今早已經被革職下獄,只等刑部核實便會發配邊疆,永世不得返回長安。不知這樣大相滿意否?”
“自然是不滿意,兩國結親何等大事,此人蓄意破壞只是流放了事?這在我吐蕃如果有人做下這等大逆不道的事,必將抽筋剝皮將他點天燈,族人統統賜死。”
祿東贊說著目光深邃的看著王珪和長孫無忌,就算你們找一個不入流的官員來頂罪,也需要付出足夠證明吐蕃國威的代價。
“可!吐蕃既然有這樣的習俗,那我們大唐尊重你們,馬文錦抽筋剝皮點天燈,一族之人數賜死,不知這樣大相滿意否!”
一直沒有說話的長孫無忌沉聲的說著,用悲憤的眼神看著祿東贊,大有不答應便決裂的意味。
“自然不可,我們到大唐便是客,即便受辱我們也不愿做那惡客,特別是小公主心底善良不愿意見人流血。依本相之見除惡首足以,其余人等朝廷可用書籍十萬卷贖其身,如此也能兩其美,兩位大人以為如何?”
“大善!”
“童心仁心,公主大美!”
兩人皆出言贊同,至于十萬卷書~對蔡家書坊來說不過是一個大一點的訂單,日夜趕工半月便能完成,花費不過八萬貫左右,禮部花的起。
祿東贊眉頭一簇沒想到這兩人答應的這么痛快,十萬卷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