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的過著,同學們也在一天天的相處中,從陌生變得知根知底的。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也同樣適合現(xiàn)在的班級圈子劃分,學霸們有了學霸們的圈子,學渣們也找到了自己的同類,先安無事、老死不相往來。但是一件事情的發(fā)生卻暫時打破了這種現(xiàn)狀。
學校一年一度的春季拔河運動會就要開始了,班上的干部們緊鑼密鼓的籌備著這一“榮譽戰(zhàn)”。這個榮譽可不是個人榮譽,它代表著一個班的整體風貌,這里面包含了凝聚力、向心力等等因素。如果說個人競技是一枝獨秀,那么團隊競技就是百花齊放。
班主任老翁也對這件事情格外上心,經(jīng)常課堂自習時盯著班上長得比較敦實的同學發(fā)呆。肥肉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成績好壞而嫌棄他,拔河運動也一樣。這次的選拔標準沒有按照成績排名來,而是按照體重來的,班上的兩個第一名有幸成為了班級拔河代表隊的排頭兵。
這次兩個固有的圈子被暫時打破了,這種感覺就像是曬在鹽田里的井鹽被從新倒回了鹽井里,沙子和鹽混雜在一起,唯一不同的是這里面的沙子也有可能變成鹽。
終于,在張羅了一番之后,學校的拔河運動會如期舉行了。
這天學校人潮涌動,大有星期五放假的架勢。每個人臉上喜氣洋洋,精神頭倍兒足。特別是要代表班級參加比賽的隊員們,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似的,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曉峰由于體格兒還不錯,也成為了拔河隊伍中的一員。在隊伍中,曉峰屬于那種中等個頭中等身材的,也就自然而然的站在了隊伍的中間,16人的隊伍一字排開,對面亦然。兩邊各方的啦啦隊把整個賽場圍得是水泄不通,蹲著的、站著的、踮著腳的、佝僂著背的、笑逐顏開的、不屑一顧的,都來了。
隨著一聲哨響,紅繩結在分界線上開始了拉鋸戰(zhàn),浩浩蕩蕩的隊伍也隨著號子聲左右搖擺。每當紅領巾偏向一方,另一方的號子聲就會瞬間格外的響亮,反之亦然。
“嗶~”長長的一聲哨響,為這場拉鋸戰(zhàn)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曉峰他們班贏了。第一次感覺到什么叫做喜極而泣,第一次感覺到什么叫做集體榮譽感,這些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大家握手言歡,大家奔走相告,男的、女的、高的、矮的、學習好的、學習差的,只要是一個班的,大家都把隊員們圍在一起,歡呼著、跳躍著,沒有太多的語言,除了尖叫還是尖叫。
也許個人榮譽獎只能讓別人仰望、羨慕甚至招來嫉妒,而集體榮譽則不然,它能讓這個集體在一瞬間或無數(shù)個瞬間,變得更有凝聚力。
下午沒課,老翁心情高興,給了班長200塊錢去給同學們買水喝,這是老翁第一次這么開心,這么大方,曉峰覺得人開心了,就會變得大方,以后一定要讓老翁多開心。
現(xiàn)在想起來,曉峰已經(jīng)不記得當時花了多少錢,喝的是什么水了。他只知道那天下午是大家除開學第一天以外,聊得最開懷的一次了,那瓶水真的很甜。
一晃就到了第一學期期末了考試了,聽小道消息說,yns中學要轉過來一位插班生。有的說他家是在y開公司的,有的說他學習好但是愛打架被開除了,還有的在女生們面前說他長得很帥,別人問有多帥,他們說有許嵩那么帥,那時是2012年(許嵩是當時華語音樂排行榜最受歡迎男歌手no1)。
都說謠言始于智障,止于智者。一直到插班生的正式出現(xiàn),謠言都沒有停過
曉峰舅舅的兒子今年要轉學,這曉峰是知道的,但是具體轉到哪所學校還沒有定數(shù)。加上堂哥比自己高一個年級,所以所對于謠言所傳之人,他連堂哥考都沒考慮。
但是好巧不巧,舅舅最終還是帶著堂哥到曉峰所在的學校來了。因為舅舅事先知道曉峰在初一年紀念書,所以帶著堂哥過來順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