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陛下英明,臣這點小心思,您一猜就中,而且,臣猜您一定會同意。”
“呵呵,這個你可就猜錯了,朕自登基以來,每日勤懇理政,就是為了讓百姓們家中能多些余糧,富裕起來。
似你這般讓百姓們競相奢靡,吃喝無度的請求,朕可不會答應。
你不當政不知道,重陽那夜,朕只是放開兩個時辰的宵禁,城百姓,便多點了價值不下五百貫錢的蠟燭。朕如今思來,都有些后悔呢!”李隆基假笑兩聲,面有唏噓道。
李龜年卻是對他的說法不以為意道,“陛下,這五百貫錢,它不是用掉了,就消失掉了,如果城百姓每天都點五百貫錢的蠟燭,那么,造蠟燭的作坊,肯定得多招許多工人,加大生產。
百姓多出來的這些消耗,富了開蠟燭作坊的商人,而且,給很多沒有工作收入的人,創造了就業掙錢的機會,這一點您要看到。
另外,您開了一天的宵禁,城內可有百姓有怨言?
沒有,他們不僅沒有怨言,還紛紛上街游玩,購物,富了商賈,商賈賺到這些購物的客人的錢之后,去做什么了呢?
請工人,收原料,加大產出,給更多缺錢的人創造工作的機會,給更多產出原料的人,售賣手上的原料賺錢的機會,給朝廷創造更多的稅收······”
這個論調,李隆基已經不是第一次聽了,不待他說完,就擺手道,“你就是說破了天去,大家消耗的多了,國家儲備的就少了,不可能所有人,都因此而盈利的。”
李龜年也不強跟他頂牛,道,“您說的沒錯,確實有一些人,沒有因此而盈利,而是因為市場上花錢消費的地方多了,變的越發窮了。
這些人,就是現有的,一些不作為的富人,您何必在意他們的貧富呢?
而且,通常情況下,多出來的消耗,市場都會通過加大的產出都會彌補回來,稀缺就會漲價,漲價就會讓更多的人去做這個東西,比如豬肉,人人都吃豬肉,豬肉價格上漲,那么,養豬的人就多了,原先養兩頭的,可能養三頭,五頭了。
這個加大產出的環節,會給那些窮人們帶來一些貢獻勞動力,賺錢致富的機會。
而那些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加大產出收入,坐吃山空的米蟲,就會把自己的錢越花越少,變的越來越窮。
實際上,它起到的是一個均衡貧富差距,推動生產力擴大的作用。”
富人太有錢,普通百姓太窮,是每個國君都要關注的問題,李唐立國之后,在打擊世家大族上努力了近百年,就是為了做到縮小貧富差距,使得平民百姓有一條活路。
這方面,李隆基算是吃了女帝的遺產,因為他上位的時候,大的世家基本被女帝打殘了,開元時期的人口能夠呈爆發式的增長,正是因為普通老百姓,都有活路了,最基本的衣食方面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不用再依附世家門閥做奴隸。
然而,李隆基雖然有些信李龜年的話了,但這畢竟是理論上的東西,他不敢去賭它的正確性,因為,就目前的現狀來說,他已經十分滿意了。
朝廷的財政幾乎沒有像以往任何時期那么捉襟見肘,供養著百萬大軍,倉庫里卻能夠做到糧食堆積如山,十萬大軍出征,只需要他跟大臣們一拍板,個把月能成行,這已經是歷朝歷代,不敢想象的事情了,他沒有必要去賭。
是故,李龜年今天說的這些,他也還是打算像以往一樣,當個笑話聽聽就算了。
然而,和他說過兩三次類似問題的李龜年,這次,可是有準備的,見他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笑了笑道,“臣也不勸您拍板決定這件事情,等幾日之后的慈善晚會召開之后,滿朝文武,自然會找您提,到時候您可得抗的住壓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