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行駛之中,有人向著鄒忌稟告“大司理,前面就是青島邑的地界了!”
正坐在馬車之中閉目養(yǎng)神的鄒忌微微點頭,問道“前面可有村莊?”
“回大司理,從輿圖上來看,大約二十里外應當有一個小村莊。”
“很好,既然如此,那么我等今夜便在那村莊之中歇息吧。”
“喏!”
馬車繼續(xù)行駛,而馬車之中的鄒忌則陷入了思考之中。
作為法家之人,鄒忌做什么事情,其實都是很講究一個“法”字的。
無法,不行!
什么是法?
對于法家的士人來說,這是一件關系到了自己的信仰理論之根本的問題。
從鄒忌個人的角度來說,法的含義其實有兩種。
首先,“法”所指的,當然就是法律!
這里的法律,既包括了齊國自古以來的那些祖宗之法,也包括齊國這些年來陸續(xù)頒布的許多成人法,總而言之,就是齊國現行的所有法律。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這是鄒忌、也是絕大部分法家士人的信條。
其次,“法”的含義還有另外一種,那就是——君王之法!
何謂君王之法?
簡單的說,就是來自于君王的旨意、命令!
對于鄒忌這樣的法家士人來說,君王的命令就是法,就是天,就是一切!
當法律和君王產生沖突之時,法家士人應該如何抉擇?
其實不需要抉擇,因為君王既然和法律產生沖突,那么君王本身自然就會出一個新法來修改舊法。
如此一來,法家的士人們只需要遵從新法,一切就都完美無瑕了。
君法君法,君在法前!
這,就是戰(zhàn)國時代包括鄒忌在內,絕大部分法家士人們心中的信條和準則。
為何法家常出酷吏?就是因為法家士人的心中只有法,沒有人情!
法,即一切。
法家既然多出酷吏,那么自然會被受害者,也就是文人官員階層所抨擊。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整個中國封建時代,法家的酷吏們一直被抨擊,卻又一直深得君王們的信任?
答案也便出在第二點,就是“君在法前!”
先有君,再有法。
換言之,法家士人,都是君王的腦殘粉!
君王說什么,法家人就去做什么,殺人、抄家、行刑、滅族,只要是在法的范圍內,在君王的命令之下,法家無所不作,無所不從,無所不為。
說難聽點,法家士人,那就是君王們最忠實的狗腿子!
那個君王會放棄這種忠心耿耿,而且又和文官階層們不對付的狗腿子?除非這君王的腦子被驢踢過。
鄒忌,自認為便是齊候田因齊麾下的一條忠犬。
“既然是君候所吩咐下來的事情,若是找不到證據的話,那么便是辜負了君候的期望。”
怎么找證據?
大張旗鼓的去找吳杰?這未免也太蠢了。
所以,鄒忌選擇了“微服”。
這位大司理悄悄的帶著幾名護衛(wèi),自己一個人坐著一輛十分不起眼的馬車,悄悄的進入到了青島邑之中。
身為相邦,吳杰這個時候肯定是已經知道鄒忌到來的消息了。
要是吳杰真的有鬼,比如說災民們此刻已經凍餓而死,那么吳杰肯定會想辦法掩飾。
鄒忌現在就是想要通過悄悄的潛入基層,打吳杰一個措手不及!
想著想著,鄒忌的嘴角突然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能夠扳倒一位封君、相邦,還真是讓人激動的事情啊……”
君候君候,君者,侯也。
所謂的逍遙侯,其實,也可以叫做逍遙君!
當天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