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背山岳,動彈不得。
老人笑道“脾氣還不小,就不能等我把話
說完?幫你散氣,是為接下來的煉骨做準備,你知不知道武夫真氣從何而來,真的是憋著一口氣,就能將真氣給憋出來?”
寧白峰動不了,自然也說不了話,只能瞪著眼睛。
老人繼續說道“人生天地,打從娘胎里就帶來先天之氣,醫家《難經》稱其為原始之氣,原同元,所以又稱元氣。同樣這口氣又最為純真,道家《內經》又稱為純真之氣,因此也叫真氣。然而初生之時,皮肉薄弱,意識淺淡,先天之氣從何而來,實則肉身雖弱,但身內有骨,骨內有髓,先天之氣自髓中而來。”
“骨有輕重,先天之氣自然也有多寡,寡者先天不足,自然修行資質較差。多者天賦異稟,當然修行就快人一步。道家稱骨法,稱骨的斤兩,辨別的就是先天之氣的重量。”
“然而,元氣真氣同出一源,只因用法不同,這才分道揚鑣。”
“練氣士外三境,食五谷之精,養先天之氣,直到氣感凸顯,引導元氣聚集氣海,這才入凡胎下三境初境,所以,這一境又稱為聚氣境。聚氣之后為納氣,放開人身所有竅穴,廣納天地靈氣于體內,去粗取精,蘊養壯大元氣,是為養氣。元氣居于氣海,修生養息,稱為凡胎。”
“武道筋骨皮煉體時期,在于錘煉體魄,將蘊含在骨髓中的那股真氣淬煉出來,如火龍一般游走身各處竅穴。真氣初現,才算真正開始武道入門,所以稱為開門境。開門之后便是登山,封閉身氣竅,隔絕天地靈氣,繼續以五谷之精,熬煉真氣,使之更為強勁壯大。”
“先天不足之人,一輩子都有可能淬煉不出這道真氣,開不了下三境的門。”
說到這里,老人松開壓在桌上的手掌,指了指面前的年青人,“而你就屬于那種天賦異稟之人,稍加鍛煉,真氣便溢流而出,所以你在前期才會比同輩走的更快。”
寧白峰身上的壓迫感瞬間一空,老人講的這些,他聽的一知半解,但牢牢記在心里,卻依舊心有疑惑,“開門和登山之后的第三境是什么?”
老人喝了口茶,咂咂嘴,吐露天機,“洗髓境,想要登山更輕松,就要以蘊養多年的真氣,對身各處易筋洗髓。這一境進行的越徹底,踏入宗師中三境的差距越大,若是底子打的好,絲毫不輸于兵家的鐵鑄之軀。”
寧白峰欲言又止。
老人譏諷道“你是想說,真氣已經被打散,說這些沒有意義?”
老人氣不打一處來,又是一巴掌拍在寧白峰腦袋上,“你當我說這半天是放屁呢?!你煉皮如此之久,當真以為那藥桶有如此奇效,能在短短一兩日內恢復如初?藥桶只是輔助,真正發揮效用的,是骨髓里溢流出來的先天真氣!”
“你練杖如此之久,為何只有這次跟上節奏手骨就斷,原因就在于骨髓先天真氣消耗殆盡!”
寧白峰恍然大悟,老人曾問過他是否感覺身體強度不夠,原來如此。
但很快他就有新的疑問,“如果骨髓真氣耗空,身體豈不是更為脆弱,煉體意義何在?”
老人笑的有些高深莫測,問道“記不記得暈倒前,我說過什么?!”
寧白峰仔細想了想,認真回答道“伐髓生骨!”
老人哈哈一笑,“不錯!旁人是易筋洗髓,而你卻是伐髓生骨!”
寧白峰有些茫然,不知何意。
老人解釋道“先將你身上的骨頭一塊塊敲碎,然后再用體內氣海上劍氣凝結的那潭劍液,一點點修補起來,真髓以劍液取代,此所謂伐髓生骨!”
寧白峰悚然一驚,然后一股寒氣直沖腦海,心湖波濤陣陣。
這種做法,聽起來就讓人毛骨悚然,更何況即將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