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和被媳婦一頓訓,這回老實了,再不折騰,一覺睡到天亮。
今年中秋節和十月一趕在了一塊兒,生產隊放假,大家可以好好在家休息。
正好周安國、周安泰兩家也回來,周老太太一早就打發了孩子騎車去松江河買肉,下午打算包餃子。
“今天過節,安邦、安和、安泰,你們三個也都陪著媳婦回娘家去看看,中午你們隨便在哪兒吃,記得下午回來包餃子就行。”
孫子拿著錢買肉去了,老太太扭頭又囑咐兒子們。
周家四個兒媳婦里頭,只有二兒媳的娘家離著遠點兒,在通化,那三個的娘家都在東崗。
過節嘛,誰不想回娘家去看看?
周老太太不是那種蠻不講理的婆婆,哪個女人不是從年輕媳婦過來的,她當然知道兒媳婦們心里想什么。
所以才提醒兒子媳婦,該干啥干啥,下午記得回來包餃子過節就行。
徐氏幾個一聽,都挺高興,于是各自領著丈夫孩子出門,只有周安國一家三口沒地兒去,留在家里陪著老兩口。
周甜甜姐妹三個跟在爸媽身后出了周家,先去大商店買了二斤月餅、兩個水果罐頭、兩個肉罐頭,這才拎著東西,一路到了韓家。
“姥姥,我們來看你了。”一進韓家門,周甜甜便大聲喊道。
“呦,是妹妹妹夫回來了啊,快進屋。小甜妞,快來讓舅母抱抱。”
韓家大媳婦劉氏從屋里出來,見到韓彩英一家子挺高興,熱情的招呼大家進屋,還一把抱起來周甜甜,在甜甜的臉蛋上親了一口。
“大嫂,今天過節,你沒回娘家啊?”韓彩英還以為嫂子們也都回娘家了呢,所以見到劉氏就愣了下。
劉氏臉上的笑容淡了些,“沒,不想回去。
你是不知道,這些日子整個兒參場鬧的沸沸揚揚,我那娘家不省心,跑來鬧騰,實在是看見她們就夠了。
大過節的不想回去添堵,還不如在家呆著算了,正好你們回來,咱們一起熱鬧熱鬧也挺好。”
韓家三個媳婦,老三媳婦當初是招工過來的,娘家在外地。老大媳婦劉氏,老二媳婦何氏,娘家都在參場。
劉氏的爹媽早就死了,家里現在是哥哥嫂子當家。
前陣子韓家因為捐了山參的事情,劉氏的娘家嫂子知道了,上韓家來好一個鬧騰,嫌劉氏不顧著娘家,有好事也不想著娘家。
那么大一棵山參,說捐就捐出去了,咋就不能賣了留著錢?
后來知道上頭補償了八千塊錢,劉氏的嫂子又鬧著來借錢,說是借,那就是有借無還。
“你是不知道我那娘家嫂子多能鬧騰,那就是看著咱家得了一大筆錢,紅眼病犯了。
最開始捅咕著讓我分家,把那筆錢分了,后來又說什么要借錢給孩子結婚,反正是各種鬧騰,我不管就又哭又嚎的鬧。”
提起娘家來,劉氏簡直煩的要命。
“妹妹,我這跟你說掏心窩子的話,家里這是跟著甜甜沾光兒,得了這么一筆錢。
咱爸咱媽也說了,錢不許動,留著給幾個小子們念書娶媳婦用。
我也這么覺得,家里有這幾個掙工資,吃喝不缺錢也夠花,那筆錢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亂動。
再者說了,那錢也不是我們兩口子掙來的,我哪來的臉說是要動用啊?
我那個娘家嫂子這就不樂意了,覺得咱家有錢了她沒能沾光兒,恨不得一天來鬧一回。
我是真夠了,才不想大過節的回去惹一肚子氣呢。”
韓家老兩口開明公正,韓老太太跟三個兒媳婦都相處的很好,從來沒什么矛盾。
所以韓家這三個兒媳婦也都很通情理,更是心里想著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