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損害韓家利益的事情。
不過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兒,婆家處處省心,就肯定有個不省心的娘家。
劉氏這回是被娘家人給傷透了,才會過節都不回去看看。
“大嫂,你也別生氣了,這都是人之常情,別說這親戚了,就是外人知道咱家得了一大筆錢,動心思的也不是沒有。
我猜這陣子家里肯定挺熱鬧吧?有人來給振生他們說媒不?”韓彩英聞言嘆口氣,也只能說點兒高興的事兒,開解劉氏了。
韓家長孫韓振生,今年二十一了,在參場派出所上班。
韓家幾個小子都長的不錯,振生工作也挺好,韓家這家庭更不用說,如今再得了那么一筆錢,肯定有人動心思。
“可不是?哎呦,最近咱家來提親的還真不少呢,什么樣的姑娘都有。
不過咱媽說了,這事兒不能太著急,眼下來的這些,八成都是沖著咱家的錢來的,還是得慎重點兒。
反正振生還不算大,等兩年也不要緊,我也是這個想法,能抻就盡量抻兩年。
娶媳婦不是小事兒,得找個人品好的才行,這要是娶個攪家精回來,家里日子不用過了。”
說起兒子的婚事來,劉氏心情好了不少,臉上也有了笑容。
姑嫂二人說話間進了屋,韓老太太正在炕上坐著呢,周安和上前兩步,將手里的東西放在了炕上。
“媽,過節了,也沒啥好的,隨便買點兒東西給您帶來。孩子們都想您了,正好生產隊今天放假,來看看您。”
姑爺拎著東西來,韓老太太能不高興么?“你看看,回來看看就行了,帶什么東西啊?凈是亂花錢。”
韓老太太滿面笑容的說道,“來,快過來坐,秋收忙吧?我看你這瘦了不少啊,今中午在家吃飯,讓你嫂子做點兒好吃的。”
丈母娘對女婿總是偏疼幾分,韓老太太對周安和那是沒話說。
“生產隊里收成咋樣?棒槌長的好不好?今年能有多少工分啊?”韓老太太最關心的,還是女婿家過的怎么樣。
生產隊跟參場沒法比,參場職工都有工資,旱澇保收,場子效益好了有獎金,效益差了有工資兜底。
可生產隊不行,要是收成差了,就得餓肚子。
“媽,今年隊里還行,比往年強,今年家里掙的工分也不少,那天讓永平給算了一下,估計工分換了糧還能剩一些錢,挺好的。”
周永平是生產隊的會計,記工、算賬這些都歸他管,周安和早就打聽過了。
八零鮮妻有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