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等人在松江河市場上賣菜,接觸的人比較多,消息自然靈通些。
兩天后,徐氏又帶回來了最新的消息,說是劉家跟崔家已經結了親事。
“那個劉文東今天娶的媳婦,就在制材廠的食堂辦的酒席,聽說新郎官沒露面。
媽,你說老崔家可真是夠狠心的,就這么眼睜睜的把親閨女往火坑里推。
劉文東都那樣兒了,寶霞嫁過去能有什么好日子過?
我聽說,劉家給了崔家不少錢呢,唉,為了錢,就把閨女一輩子給毀了?”
吃過晚飯,孩子們回屋看書,大人坐在一起嘮嗑兒,徐氏就把她們聽到的消息說了出來。
“唉,老崔家這是喪良心啊,哪好這樣辦事兒?
那寶霞是錯了,如今名聲也毀了,可就算這樣,也不是非得嫁到劉家吧?
緩一緩,等著過一兩年閑言碎語少了,找個遠處的親事嫁了,哪怕窮點兒,好歹也是為了閨女后半輩子著想。
如今嫁那么個殘廢,再有錢還能怎么地?往后那日子還不知道怎么難熬呢。”韓彩英在旁邊也嘆了口氣。
倒不是同情崔寶霞,就是覺得崔家人這么辦事簡直一點兒人情味兒都沒有了,那可是親閨女。
“是啊,就算寶霞名聲毀了,也不是非嫁到劉家去不可。
崔家人貪財,好不容易抱上劉家大腿,無論如何是不肯放手的。他們哪管寶霞往后怎么過?只要能撈到手里錢就好。”周老太太哼了聲。
“現在外頭都傳,寶霞怕是有了,崔家這邊怕捂不住,所以就算知道劉文東什么樣兒,他們也上趕著嫁閨女。”
白天家里來了幾個人,閑聊的時候也說起這件事來,大家都是這么猜測。
“算了,懶得去管他們家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崔寶霞往后過得咋樣跟咱們也沒啥關系。
這種事情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崔家劉家都樂意,咱跟著操那些心沒用。
時候不早了,媳婦們白天上市場也挺累的,都早點兒回去歇著吧。
明天二十九,剩下最后那三筐豆芽賣出去,后天咱就安安穩穩在家過年。”那頭,周老爺子磕了磕煙袋,發話讓大家都去休息。
這幾天大家伙的確是忙的不輕,也都挺累,老爺子既然發話了,眾人便都起身回屋各自休息。
臘月二十九,周家最后三筐豆芽剛一到市場上,就被一群人給圍住了。
明天就過年,誰還出來賣菜啊?今天再不搶那可就沒有了。
人多都爭搶著買,這價格也是一路上漲,從早起剛開始的三毛五一斤,后面竟然賣到了五毛一斤,到最后徐氏跟韓彩英一算賬,比平時多賣了三十幾塊錢。
“弟妹,我都后悔,咱應該多泡幾筐豆子,你看看這才幾點?咱這三筐豆芽全都賣光了。
還是甜甜鬼主意多,你說咱前兩年怎么就沒想到呢?”徐氏看著手里的錢,還有空空如也的木槽子,頗有些遺憾的說道。
“明年,明年過年咱一定多準備。”年還沒過呢,徐氏就想到明年過年的事了。
“嫂子,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說吧,今年咱們掙到了錢,保不齊明年大家都跟著學了呢。”韓彩英聞言便笑著搖頭。
“走吧,回家,這幾天該置辦的年貨也都齊了,不用再買啥,咱趕緊回去幫家里忙活忙活吧,明天就過年了。”
徐氏一聽也對,人都是愛跟風的,今年他們掙到錢了,明年保管有人跟風,算了,還早著呢,以后再說吧。
“對,趕緊回家去,咱媽說是今天還要蒸饅頭,回去搭把手。”于是,妯娌兩個領著永平林芳小夫妻,拉著爬犁往回走。
“媽,我們回來了,今天豆芽賣的也挺快。甜甜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