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英和吳春玲則是用紅紙剪窗花、掛錢兒等。
過年嘛,就要有個喜慶的樣子,各處都貼上紅紅的窗花,象征著日子紅紅火火,看著也喜慶熱鬧。
里屋又是寫春聯又是剪窗花,廚房里徐氏舀了些土面打糨子。
之所以叫土面,是說那個面比較黑,也有人說是這土面是磨坊里落在地上摻了土和灰的,反正比不上好白面,人不能吃,牙磣,多數都是買一點回來打糨子。
如今這年月大部分的人家都是泥墻,每到過年之前都要買了紙糊一遍,好白面舍不得用來打糨子,所以大家都買這土面。
對聯窗花都預備好,這邊糨子也打出來了,于是周永平夫妻倆就領著弟弟妹妹們一起動手,該貼春聯的貼春聯,該貼窗花的貼窗花。
孩子們在院子里來回跑動,歡聲笑語映襯著滿院子的紅色,平添幾分過年的喜慶熱鬧。
對聯貼好,再把燈籠桿子豎起來,掛上周老太太親手用大紅紙糊的燈籠,燈籠里面不用蠟燭,而是用燈泡,這樣安全一些。
小輩兒的在院子里忙活,徐氏妯娌幾個則是在廚房張羅做飯。
按照周家的規矩,年三十這天吃三頓飯,早起隨便對付一口,下午三四點鐘就是年夜飯,到了晚間十一點多,再吃頓餃子。
一年一度大團圓,這年夜飯自然是越豐盛越好。
周家之前殺豬留下了不少肉,這幾天老太太就領著孫女們,把該烀的都烀上了,肉皮什么的也都熬了皮凍,這樣一來就省事不少。
妯娌幾個在廚房一番煎炒烹炸忙的熱火朝天,香氣隨著熱氣飄了出來,飄到了院子里。
正滿院子忙活的孩子們抽了下鼻子,一個個口水就忍不住往下流了。
“哎呀,這都做了啥好吃的啊?真香啊,太饞人了吧?”
永新小,正是嘴饞的時候,被香氣勾的肚子里饞蟲出來了,瞪大了眼睛悄悄敞開門,想要看看都做了什么好吃的。
“一邊兒玩去,別在這搗亂啊,這是年夜飯,都給我守著點兒規矩。”
吳春玲一看兒子在門口探頭探腦,就知道這小子肯定是饞了,于是一手揮舞著鍋鏟,滿臉嫌棄的攆兒子出去。
“玲子,你看你真是的,孩子饞了就過來看看,你至于這樣兒么?”那頭周老太太瞧見了,立即心疼起孫子來。
于是趕緊找了個盤子,抓上滿滿一盤子新炸出來的肉段、丸子、干果等,“永新啊,喊你哥哥姐姐們進來吃好吃的。”
八零鮮妻有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