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都栽上了,地里的莊稼也都收拾利落,忙活了大半年的莊戶人家,開始了貓冬的序曲。
當然,那有福氣的媳婦,到這時候也該卸貨了。
十一月二號,農歷九月二十八清晨,林芳在東崗醫院生下一個男孩。
男孩出生時體重六斤八兩,在這個年月來說,那就是少見的胖小子。
周家上下一片歡喜,周永平樂的嘴都合不上。
這年月生孩子多數都在家里,很少去醫院,即便是在醫院生的,也不用住好幾天院。
生下孩子觀察兩個小時,確認母子都沒問題后,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林芳身體好,孩子生的也不算費勁兒,在醫院病床上躺了三四個小時。
醫生檢查確認沒問題之后,就穿戴整齊捂得嚴嚴實實,被周永平和徐氏接回了家。
這邊林芳剛接回來,周老太太就把燉好的紅糖雞蛋湯端了過來。
“芳啊,先把這碗紅糖雞蛋吃了,補補血。
奶在鍋里還給你燉的花生豬蹄路路通湯呢,那個是通乳下奶用的,等會兒你歇一陣子再喝。”
周老太太見著了重孫子,那心里能不高興么?歡天喜地的伺候孫媳婦坐月子。
“永平啊,你就別在這兒杵著了,趕緊拿著煮好的紅雞蛋,去你丈人家,還有你三叔家報喜啊。
你二叔四叔離著遠,等會兒想辦法打過去電話跟他們說一聲兒。
這可是老周家第四輩兒的頭一個,趕緊報喜去。”
周老太太見著大孫子坐在炕沿上傻笑,笑的嘴丫子都咧到耳根了。
那傻樣兒簡直沒眼看,于是便攆了孫子趕緊去報喜。
周永平這才回過神來,“哦,知道了,奶奶。”
答應一聲,趕緊拿著桌上的紅雞蛋,挨家報喜去了。
韓彩英得知侄媳婦生了個大胖小子,也是格外高興,急忙收拾了東西就去看林芳。
“媽,林芳生了?咋樣啊,生的順當不?”
韓彩英回到周家,進門就看見周老太太在廚房忙活呢,趕緊問了句。“孩子咋樣兒?鬧不鬧?”
“生了,六斤八兩的大胖小子,生的挺順當,沒遭多少罪。
林芳挺好的,在里屋炕上躺著呢,你嫂子在跟前兒照顧著。
孩子也挺好的,剛才拉了點兒,哭了幾聲,稍微一哄就不哭了,這會兒估計是又睡著了。
哎呀,那孩子長的可好了,像永平小時候。”
周老太太這個高興勁兒就別提了,逮著兒媳婦就說起來沒完。
“那就好那就好,你看我這一直也忙著,林芳啥時候發動的我也不知道。
媽,這是我給林芳拿來的坐月子的東西,這些是給家里的,您先收著吧。”
韓彩英兩手都拎的東西呢,東西不少挺沉,于是趕緊把東西交給婆婆。
周老太太一看,好家伙,可真是拿了不少東西回來。
一籃子雞蛋、一只母雞、兩包紅糖、兩包奶粉,這些是給林芳坐月子用的。
另外還有一桶豆油、一條子肉、兩盒點心、兩個罐頭,這是給家里的。
“你看你,往回拿這么多東西干什么?林芳坐月子,我這頭預備了不少雞蛋呢。
你家今年沒有下蛋雞,光是買這些雞蛋也得花不少錢呢。”
老太太一看這些東西,心里稍微盤算了一下,真是不少錢,少不得要說兩句客套話。
“這咋還送回來一桶豆油啊?這得十斤吧?哎呀,這豆油多貴啊,你往回拿這么多干啥?”
別看莊戶院,實際上吃油真的不多。
關鍵是黃豆出口價格高,多數黃豆都賣了換錢,苞米留著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