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關注著明宣這邊情況的徒顯謙此時也陷入了糾結之中,他自然知道明宣如今的處境是自己刻意造成的,只是在明宣這件事上,他并不想對父皇讓步,作為一個有志做出一番作為的人,徒顯謙可以暫時忍受權力受到掣肘,但卻不愿自己的接任者不認同自己做的一切,甚至推翻。
尤其是在徒顯謙并不想換一個繼承人的情況下,他對明宣的感情已經超出尋常人家父子之間的感情,因為在徒顯謙心里,這十來年的感情不是假的,即使他再有其他子嗣,明宣的地位也是獨一無二的,更別說眼下明宣是他唯一的兒子。
他真心不希望明宣讓他失望,可也想試探一下明宣真實的想法,才造成如今的局面。
大明宮正殿,聽完蘇正說明宣最近的動靜的建元帝,冷哼了一聲,“朕這個兒子,倒真是狠得下心去!”
其實建元帝早就回過味來,自個無意識的維護自己手中的權力的行為,讓太子有了警惕,在自己試圖影響明宣時,太子就徹底忍不住了。
建元帝也想瞧一瞧自己這個兒子會怎么做,當然也有幾分拿捏著明宣這個籌碼,讓太子行事不要這么激進,好歹緩和幾分。
只是建元帝沒想到,太子這架勢,好似寧愿舍棄明宣這個唯一的兒子,也不愿再朝堂上退步,這反倒讓建元帝有些進退不得了。
建元帝只覺得太子不在他的掌握之中,心中不滿,這種情緒若是就這么繼續發酵下去,建元帝與太子的矛盾遲早要擺到明面上。
這點建元帝自個心知肚明,所以見太子不但不服軟,反倒是十分強硬,但也沒有煽動明宣做些什么,只對明宣不聞不問,心中的怒火倒是降了下來。
建元帝清楚,太子有很多辦法能夠陽奉陰違,畢竟明宣與太子之間的感情真的很親近,就是建元帝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若是太子真的發了話,明宣多半還是會站在太子那邊。
想清楚這點,建元帝倒也沒了對孫子的遷怒,更多的是思考太子為何這般急迫,且寧愿對明宣不聞不問,也非要撕破臉,不肯在那些大臣的事情上讓步。甚至對明宣與那些人接觸如此憤怒。
建元帝倒也不認為太子無緣無故就這么做,只能認為自己那些心腹大臣們必定是做了讓太子十分不喜的事情,哪怕是暫時的妥協也讓他無法接受。
想到這點,建元帝不由有些悔意,他當初為了防備太子,并未大規模的清理那些朝堂上的官員,如今竟鬧成這般情景。
建元帝即使防備太子,但也不是真的把太子視為仇寇,而是真的把太子當做繼承人的,只是防備心重了些。
建元帝雖然有了一定的反思,但他畢竟是皇帝,在兒子不低頭的情況下,他也只能撐著面子繼續。不過建元帝多少也擔心明宣會被人蠱惑,所以也仔細挑了一些平日風評不錯的大臣,來讓明宣熟悉。
這一日,建元帝召見的這個大臣還是明宣的熟人,乃工部尚書謝絳。謝絳嚴格論起來不算是建元帝最看重的那些人,但他是建元帝登基那一年恩科出來的進士,作為那一屆難得出眾的人才,這些年謝絳都在建元帝視線里,也做了不少實事,一路升遷,官途十分順暢。
對謝絳,建元帝有一種對尋常大臣難以理解和嫉妒的欣賞和看重,但謝絳卻不是那種順著桿爬的人,謝絳年輕時拙言而敏行,建元帝對他越是看重欣賞,謝絳越只是會盡職盡責,而不會說些好聽的給建元帝聽。
建元帝雖有些愛聽好聽話,但也知道謝絳這種老實的人才是朝廷的基石,所以一直對謝絳十分看重。建元帝也曾有意讓謝絳和廢太子親近一些,但廢太子自小被人奉承慣了,見到謝絳這種只知道悶著頭做事的人,自然不會看重到哪去,建元帝雖可惜廢太子有些眼高于頂,也教訓了幾次,但最后謝絳還真與廢太子來往不多。
也正因為謝絳雖入了建